利用微课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8-06-07 09:38汪正浩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途径微课

汪正浩

摘 要 随着技工教育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理念、新技术融入了教育教学,这些为“传道授业解惑”提供了重要帮助。《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微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如何利用微课生动巧妙的解决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授课效果就成为了一线计算机教师的孜孜追求了。因此要不断对该专业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提出微课教学的策略,创新教法,进而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微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 有效途径

0前言

微课同很多小视频一样,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是微时代下的重要产物。应用于教学后,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已逐渐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为更好的将微课与授课有机结合,现对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微课的概念

微课,在概念方面并没有统一定义。但它本身的用途是有广泛共识的,就是使用一种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说明解释,教学中常用的就是视频。一般而言,微课包含10分钟内的视频内容,有明确的目标,篇幅不长但容易说明问题。在教学中,微视频一定要与学生的学习流程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实現有效穿插,丰富整个课堂。

在微课比赛的说明中,微课曾被如此描述:视频为主,记载教师围绕知识点进行教学的完整简短活动。从这点,我们可以知道,微课就是将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点讲解、专题实验等活动进行视频实录。微课与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或教学反思这类教学资源有区别、有联系,它是在这些传统教法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的问题

2.1学生计算机应用的素养出现分化态势

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以及地区之间的差异造成学生素养不一。有些学生从小就接触计算机,他们会灵活执行某些操作;但是也有对计算机接触较少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在学习时就会出现难处。教师在讲解知识和动手操作演示时,有的学生可以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是也有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

2.2教师演示操作所占时间较多

作为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教师有时候却无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行练习。授课时教师通常采用控制学生机来演示讲解,有些关键步骤学生确实难以把握。为了兼顾反应稍慢的学生,教师不得不重复演示,留给学生的时间就相对较少了。另外,教师机械式的重复讲解和操作,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如果对某个操作使用视频演示,教师只是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那么学生的自行安排就更加合理、自主了;同时,教师也得到了解放,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巡回指导。

2.3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限制

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客观存在,教师讲解和演示时间如果过多,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便减少。那些快速完成任务的学生便无所事事,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能频繁向教师提问。如此下去,课堂不饱满,课时分配不合理,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能力也无法提升,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3使用微课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微课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资源,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辅导资料。

3.1微课可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式教学的有效资源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大,因此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采用分层式教学,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分层教学下进行协调和组织,可以将教学内容分层,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挑战,通过努力得到成功。例如:在Excel函数学习中,将微课分为三个等级,初级微课主要是常用函数的简单演示,说明函数使用的方法,让学生尽快入门,懂得函数使用的意义;中级是在初级基础上提高难度要求,学会函数的综合运用;高级是在中级基础上增加难度系数,引导为主,发挥潜能,使用这样的方式正体现出了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3.2微课可作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资源

自学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自学是学生获得技能和本领的有效途径。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中,学生要强化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和探究,出现困难时再另行请教,避免出现机械模仿,以至忽视了创新意识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微课的讲解,反复动手实践,自然就能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所以,在微课制作时一定要将讲解、推理以及进行合理提问环节全部纳入,让学生充分认识课堂的同时,给学生思考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3微课可作为重要的演示资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中,知识点的操作讲解一定要有连贯性,微课设计时,要考虑到操作繁杂度的问题。在操作步骤多、又不容易理解的时候,要适当添加辅助性的文字说明或者语音提示,这样学生掌握起来更加直观有效,同时,也能够把握好学习进度,一步步的突破难点,让微课演示成为完成学习的有力工具。

3.4辅助学生进行操作学习

例如,在五笔打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录制正确的示范姿势,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领悟;在学习办公软件时,教师可以将自己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制作成微课,然后进行白板投放,教师不用控制学生的电脑,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有困难的还可以反复观看理解,这样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5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空间

微课能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节奏和进度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强项可以快进,弱处可以慢放,甚至暂停下来自己做笔记思考;当然实在无法理解的可以向老师求助,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就产生了。学生通过微课学习,也为教师留出了很多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参加到小组学习中,主动将知识内化,教师走下讲台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够逐步提高。

3.6实现学生为主

微课最大的好处在于形象和生动,学生在知识点的学习上也更加方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对难点的把握和问题的提出也将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更多的回归到了引路者以及帮助学生学习的角色上,在课堂上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也体现出学生自我学习的主体地位。

4微课使用反思

微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但是,微课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还是有许多需要探讨和反思的地方。当前,微课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大多只是针对重难点。今后,可以围绕课程和教学核心制作各种片段,同时配合好教案、课件和反思等,综合多种资源和手段,使微课包含的内容更加系统化和多样化。在教学实际中可知,微课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环境推送各种学习资源,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学习的智能和高效;同时也要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可建立讨论平台进行在线讨论、共同思考,提供各种小练习让学生加强操作,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微课制作上要结合教学任务,分析差异内容,使用各种配套资源和网络技术,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提升教学效果。微课的使用有着广泛的前景,十分符合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

5小结

教师依据教学实际主动开发微课,可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微课作为有着广阔前景的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倩文. “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20):156-157.

[2] 罗金玲.基于微信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教学资源设计与研究[J].电脑与电信, 2015(10):32-34.

[3] 王义.浅谈微课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影响[J].科学咨询, 2015(37):90-91.

[4] 刘焱.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建设的研究与应用[J].高教学刊, 2016(07):227-228.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途径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