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分析

2018-06-07 09:38朱莲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经济数学高等职业教育分层教学

朱莲琴

摘 要 高職学生由于生源的不同,他们的数学基础差异很大,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班内分层教学法。 阐述了分层教学的的必要性,探讨了分层教学的实施办法,实行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和课堂教学分层,以促进经济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经济数学 分层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

1经济数学基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内在因素学生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数学基础知识不同,还表现在学习目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不同,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由于没有考上普通高校,心理落差非常大,他们进入电大学习大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来自职高和中专的学生有些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该部分同学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他们希望学好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以便将来有更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一些学生则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家长的逼迫不得以前来就学,他们大多仅为混一张文凭;由于学习目的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存在较大差异。

(2)外在因素经济数学基础是电大经济类的一门基础课程, 学好这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也为他们日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以及将来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和强大的系统性等特点,是学生普遍认为枯燥而难学的一门课程,因此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 由于数学的学习跟学生原有的基础有很大的关联,新知识的获得是在学生以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 运用已建构起来的智力和能力进行内部智力活动而实现的。 因此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其中某一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好,再学习新的知识就会产生困难, 这样基础不同的学生学习进展差异就很大,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和学习主动性发挥,进一步拉大不同学生的学习差距。 面对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学也应当有差异,即教师的教要适合学生的学。 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一种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机制, 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因此,由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差异性,不论是从学生本身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数学的学科特点考虑,经济数学应该进行分层教学。

2经济数学基础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分组在经济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首先对学生分层,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等方法,对全班同学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包括学习习惯、学习个性、综合素质等进行个案分析,依据个案 材料,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可将学生分为 ABC 三个层次,A 层为学习较好,B 层为学习一般,C 层为学习较差, 在分层的基础上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以 3—5 人组成异质学习互助小组. 小组合作中要把好中差的学生混合在一起,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组内利用差异资源,彼此协助,互相合作,保证不同层次、不同兴趣、不同数学基础的同学补长取短,最终达到共同进步。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可进行层次的变动,这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做到主动发展、全面提高。

(2)教学目标分层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适应。 本着电大高职高专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对 A 层学生注重启迪思维,提高能力,培养其较高的数学素质和自学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对 B 层学生要求能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着眼于知识的掌握,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对 C 层学生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模仿例题,会做一些简单的习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减轻学生的“畏数”心理,逐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上课做到能够认真听讲。

(3)课堂教学分层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教学目标起步低层、面向中层、顾及高层”的施教原则,保证 B 层学生在听课时不等待,C 层学生基本听懂,A 层学生能得到及时辅导,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通过激发各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各层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达到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3分层教学实施的效果

(1)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一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进度而在课堂上无所事事,也避免了一部分学生由于内容简单不屑学习,同时也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进步的喜悦,学习品质得以逐渐优化,学习兴趣不断加强。

(2)分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分层教学充分考虑了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课堂上保证了各类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互动增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也变得更为融洽,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孝平.深化分层次教学提高大学数学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6(03):14-16.

[2] 丁翠云.关于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

(07):30-32.

猜你喜欢
经济数学高等职业教育分层教学
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建设的探究
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