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母牛胎衣不下诊治方法

2018-07-13 10:2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土霉素胎衣母牛

(青海省玉树市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玉树 815000)

母牛胎衣不下指母牛分娩后胎衣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完全排出体外,垂于阴门外的胎衣发生腐烂变质,其余部分滞留在子宫腔内,从而引起子宫感染而发生炎症,是导致母牛繁殖障碍与经济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患有胎衣不下的母牛其腐烂变质的产物和细菌感染生长而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母牛子宫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症及不孕症。

1 牦牛母牛胎衣不下病因分析

1.1 饲喂管理因素

母牛妊娠期营养不良,是导致胎衣不下的重要诱因。尤其妊娠后期,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补充不足、过量,都有可能导致胎衣不下。此外,母牛营养不足、过肥或过胖,运动量不足等等,同样是胎衣不下的重要诱因。

1.2 疾病影响因素

因母牛产后胎衣外露使胎盘受细菌感染发生炎症,从而导致胎衣不易脱落排出;母牛年龄过大,怀孕期间营养缺乏,运动不足,母牛怀双胎或胎儿过大,使子宫过度扩张而收缩迟缓疲劳,母牛努责微弱,子宫内膜和胎膜粘连,致使胎盘发生充血水肿不易脱落;其他因素引起的早产、流产、死胎等使子宫内分泌突然失调,也可造成胎衣排出困难并滞留。

1.3 气候影响因素

母牛分娩期间,遇到不良气候影响。比如:夏季闷热,采食降低;雨季闷热,光照不足等等,这些应激刺激都是此病高发的诱因。或者,分娩期间,遇到噪音干扰,导致母牛生活节奏紊乱。产前营养不足,怀孕后期营养不足、母牛运动不足,子宫收缩受到抑制,产后胎盘和胎儿不易分离等等,都是可导致胎衣不下。

2 临床症状

根据胎衣有无完全脱出,临床有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之分。

2.1 全部胎衣不下

母牛分娩的胎衣,全部滞留在子宫或阴道中。个别情况下,能看见少量的胎衣在阴道外,为土红色。一般经过几日后,胎衣开始腐败变色呈灰白色。同时,自阴道流出腥臭状的液体。受此次影响,病畜体温高升,强烈努责,食欲废绝,泌尿减少,尿路有感染。症状较严重的,可导致败血症,甚至继发感染败血症而致死。

2.2 部分胎衣不下

临床表现为:有部分胎衣滞留在母畜的子宫中,母畜时有努责现象。但是,胎衣的排出较困难。从颜色上判断,滞留在阴门外的胎衣,初期为浅灰红色。而受到粪尿污染的影响开始腐烂,后期为不洁的浅灰色,并开始蔓延到子宫内的胎衣。大约经过1周的时间,子宫内胎衣开始分解为红褐色的碎片,流出恶臭的脓液。此时如果得不到妥善的治疗,往往会导致自体吸收腐烂物质,而导致体温高升,食欲废绝。进一步诱发乳腺炎、泌乳停止等等症状。

3 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

3.1 西药疗法

水乌钙疗法,0.9%生理盐水,每次250~500ml;10%水杨酸钠,每次50~20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每次20~60ml;10%氯化钙注射液,每次50~150ml,上述混合待溶后,1次静脉注射,连续用2~3d,对刺进宫缩,增强体质,缩短疗程,效果更好些。

抗生素疗法,用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次5g。用法,先配置10%的浓盐水每次2000~3000ml,1次灌注到子宫壁与胎盘之间,而后投入土霉素或四环素。或者,将两者混合溶解后,1次关注到子宫内。通常情况下,持续用药2~3d,消除炎症,避免胎衣腐烂,刺激胎衣排出,促进宫缩,效果更好些。

早期确诊的感染病例,产后7h,用缩宫素,每次200单位。或者,益母产后康,每次20ml。间隔4h后,用相同剂量注射重复用药,连续用2~3d。对刺激子宫收缩,促使胎衣自然脱落效果更好些。

3.2 中药疗法

中药疗法在此病治疗中同样有不错的效果,根据多地的用药效果,活血化瘀汤、干萝卜等等,都有不错的疗效。

活血化瘀汤,五灵脂,每次10g;乳香、没药、桃仁、红花,每次各取20g;枳壳,每次30g;川芎,当归,每次各取60g。上述兑水适量,煎熬灌服,1剂/d,连续用3~5d,有不错的效果。

处方2:干萝卜叶,每次500g;胡萝卜,每次1500g;菜籽油,每次500ml。或者,用蔓菁叶,3~4kg/次。任其自由采食,以起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

3.3 手术剥离

母牛胎衣不下时,可先进行药物治疗,若仍无法排出胎衣可进行手术剥离,最佳时间为产后2~3 d。手术剥离前必须先将患畜拴好保定并用绳子把尾拉向一侧,用高锰酸钾消毒液或肥皂水洗净母牛的外阴及其周围,在手术剥离胎衣前可向子宫内灌入10%的氯化钠溶液1 000~2 000 ml,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的联结松弛,以便于剥离。手术者戴消毒长臂手套或赤臂,消毒并涂少许消毒油脂,并顺着胎衣伸入子宫与胎衣之间,对粘连处进行逐个剥离,剥离时不能强行扯拉,避免扯断胎衣,剥离胎衣应彻底干净,不能有残留物,剥离完毕后,再次用高锰酸钾液反复冲洗子宫3~5次,最后向子宫内投放土霉素或四环素5粒(每粒0.5g)左右即可,还可用生理盐水稀释800万单位青霉素后对母牛子宫进行灌注,每口1次,连用2~3 d。

猜你喜欢
土霉素胎衣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1 株耐铜、锌离子土霉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