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本厚厚的书

2018-08-02 06:23李计军
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箴言核桃树二叔

开胃导语

有些话,看似简单,实则深奥;有些话,看似随意,却道出了真理。接下来,我们一起赏读郑传省的《父亲的三句箴言》,一起感受他从生活中汲取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

美文呈现:

父亲的三句“箴言”

○郑传省

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棚里看牛。半夜,窃贼把牛棚的后墙掏开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没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曾经,我家和二叔家共住一座老宅子。后来分家时,家当应一家一半,但二叔蛮不讲理地霸占了大半。父亲不和他争,母亲责怪他窝囊,他却淡淡一笑:“不要争。争名夺利是枉然,临死两手攥空拳。”过了几年,二叔因为和他儿媳妇争一点儿菜地,气得突发脑溢血,匆匆离世。

那年,父亲从集市上买回一棵核桃树栽在院子里,栽好之后,他摸着我的脑袋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栽上就卖钱。等着这棵核桃树给你结核桃吃吧。”可是,我在树下眼巴巴地盼望了好几年,却仍然一个核桃也没结。听人说,核桃树有公母之分,母的结果,公的不结果。年年失望惹得我一肚子怒火,我拿着一把锯子对父亲说:“这棵核桃树是公的吧?还不如锯掉算了!”父亲拿过我手中的锯子,呵呵一笑:“不要急。天地从容,万物从容。”

我只好耐着性子又等了一年,它终于结出了许多青青圆圆的核桃。秋天,核桃成熟了,敲破果壳,吃着清香的核桃仁,我想,父亲的话是对的。天地从容,万物从容,人也要从容。

如今,每当闲暇时,我细细品味父亲的这三句箴言:“不要气”,教我做一个豁达乐观的人;“不要争”,教我做一个宽容厚道的人;“不要急”,教我做一个镇定从容的人。这三句箴言虽然简短,却意义深远,每一次品味,都能促我反躬自省,让我受益匪浅。

美文赏析:

“箴言”是形容规谏劝诫的话。本文中的“父亲的三句箴言”则是父亲生活和智慧的积淀。“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宽宏大量、体贴母亲的好父亲;“不要争。争名夺利是枉然,临死两手攥空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心胸宽广、不图名利的父亲;“不要急。天地从容,万物从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万事从容、懂得自然规律、不急于一时的父亲。三个事例、三句箴言浑然一体,读起来令人感动。

写法借鉴:

本文采用“由分到总”“篇末点题”的写法。三句箴言贯穿全篇,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本文开头写道父亲虽然目不识丁,但他却从生活中积累了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这是作者对父亲三句“箴言”来源的“描述”,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接下来作者通过事例来引出父亲的“箴言”,让父亲的“箴言”有了较强的说服力。并且在写这三件事的时候,作者详写了最后一件事,从叙述上这叫“详略之分”。

最后一段,文末点题。作者回到三句“箴言”给我的启发上,是本文的“总”。

本文作者为了表明父亲的三句话是“箴言”,选取了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三个事例,这样就做到了“围绕中心来叙事”。特别提出的是本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这是一种写法,同学们一定要记住。

牛刀小试

生活中的智慧真的很多,有时候是一句话,有时候是一个细微的动作,结合本文所学的写作方法,运用其中一个写一写吧。

猜你喜欢
箴言核桃树二叔
高海拔区核桃树体器官养分累积、分配及生长发育特征
核桃整形修剪技术及注意事项
婚纱照
我与核桃树的相遇
二则
老核桃树
鹁鸽
茶的箴言
二叔进城
傻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