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职责认知

2018-09-10 07:22曲少军
环球市场 2018年2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

曲少军

摘要:企业管理者的主要管理职责及要求,基层管理者,任务管理,团队建设,流程执行,资源的有效利用,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中层管理者,目标管理与促进决策,组织文化建设,组织与流程建设和周边协调,干部培养,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高层管理者:组织与文化建设,干部培养,方针管理,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管理职责;管理认知

管理者的基本职责,一是实现所负责团队的目标使命,二是帮助所带领的团队成员成功。《华为基本法》在第四十二条中,对其管理者的职责作出了这样的描述:管理者的基本职责是依据公司的宗旨主动和负责地开展工作,使公司富有前途,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富有成就。管理者履行这三项基本职责的程度,决定了他的权威与合法性被下属接受的程度。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中,明确指出了管理的三大基本任务: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一、基层管理者的主要管理职责

企业基层管理者的主要管理职责及要求,可以概括为:任务管理,团队建设,流程执行,资源的有效利用,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

(一)任务管理

1.制定合理的目标与计划:部门目标的制定是依据上级目标及本部门工作现状,体现对上级目标的分解与对本部门工作的牵引;工作计划符合SMART原则并设有监控点。

关键履职行为:

①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划或部署,与相关人员共同制定部门工作目标,明确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和改进方向。

②根据工作的优先顺序分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充分考虑资源成本,以使其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③与相关人员商讨,面向目标,在公司规定范围内确定执行计划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活动。

2.组织实施工作计划:按计划要求及本部门资源状况分解工作任务,对下属进行相应的事先指导与工作辅导,协调所需资源、激发员工热情,确保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3.指导和控制工作计划的实施:按工作计划及所作出的承诺及时检查、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对下属工作及时进行有效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4.绩效改进:按照本部门工作职责及目前工作任务要求,分析和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组织效率和工作有效性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目标并具体实施,促进工作绩效的不断改进。

(二)团队建设

1.氛围营造: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身作则,在部门内倡导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树正气,敢于承担责任、相互负责、勇于自我批判,以有利于工作开展为基准,协调部门工作。

2.干部培养:积极主动地营造员工成长的环境,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根据部门岗位要求及员工发展潜力,指导下属不断提高任职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培养、推荐干部;通过梯队建设激发團队活力,改进团队绩效。

3.有效沟通:在部门内组织和推动双向沟通的定期进行,使沟通在部门内形成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明确性,促进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流程执行

1.流程执行:结合部门实际,与相关人员一同学习、理解所使用的流程,及时监控流程的执行情况,确保与本部门有关的业务流程得到正确的贯彻实施。

2.内部优化:对流程的运作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对不足部分应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与相关人员一同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主管及相关部门申报,以期进行合理优化。

(四)资源的有效利用

1.建立、保持、维护工作环境:根据工作需要和相应的资源状况,充分考虑效率与成本并兼顾未来发展,建立工作环境包括硬件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工具的开发等;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及时评估与优化,保证工作需要。

2.文档管理:重视部门知识环境的管理,采用文档、手册、经验案例等适当形式保证工作技能的积累继承,避免类似工作性质的员工犯类似错误。

3.信息的搜集与提供:根据相关部门的需求,搜集、选择并处理所需信息,按所需格式及时予以提供,以利于相关部门进行决策参考。

(五)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

1.职业素养:要不断提升与自己任职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与技能,不断修炼自己的人际理解与管理能力;增强工作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以职业化的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2.工作态度:以公司利益为重,热爱本职工作,身体力行地贯彻公司文化与各项制度要求,保持积极心态,不断学习、进取,以模范的行为表现影响员工。

二、中层管理者的主要管理职责

企业中层管理者的主要管理职责及要求,可以概括为:目标管理与促进决策,组织文化建设,组织与流程建设和周边协调,干部培养,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

(一)目标管理与促进决策

1.制定合理的目标与计划:组织目标的制定要有牵引性,要引导公司与本部门的均衡与全面发展,不断地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不断地提升人均贡献率。要具体组织制定切实可行、具有挑战性的业务目标和实现措施。

2.组织实施计划:保障并促进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时汇报并反馈重大进展及困难,参与并指导重大事件和例外事件的处理,及时发现运作中的问题,迅速作出反映并进行有效的调整,组织分析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及时形成案例与规范。

3.促进决策:及时准确地收集有效信息,提出建议,并预测本部门业务和工作的发展,供上级和相关部门全方位地思考问题,作出正确有效的决策。

4.效果评估:及时地对业务计划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二)组织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推动:以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去推动组织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并积极传播公司的愿景与核心价值观。

2.组织氛围营造:在团队中营造敢于承担责任、相互负责、勇于自我批判、积极向上、勤奋务实的组织氛围。

3.沟通制度建设:组织和推动双向有效沟通的定期进行,使沟通在组织内形成制度,促进部门运作效率的提高。

(三)组织与流程建设和周边协调

1.组织流程建设:正确处理制定流程与发现例外的矛盾,注重组织的均衡发展,通过建立、运作和优化业务流程的良性循环,推动管理体系建设。

2.周边协调:以公司利益为重,树立全局观念,加强部门沟通,积极与周边协调,达成工作目标。

(四)干部培养

1.营造环境:积极主动营造干部成长环境,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干部,通过干部梯队的建设,提升团队绩效,使团队业绩不依赖于个别人包括主管本身。

2.培养下属:关注发挥下属所长,作好团队教练,逐步帮助其改进不足,注重团队整体配合的最佳效果。

(五)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

1.要不断提升与自己任职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技能;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概念思维、组织理解与管理能力;要有较强的人际理解、沟通能力与影响力,并善于培养他人。

2.以公司利益为重,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可以不顾及个人的面子、荣誉及得失。诚实正直,实事求是地面对和处理问题,不推卸责任。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主动自觉地寻找自身原因,不断改进。对其他部门不批评、不抱怨、不责备,而是主动负起沟通的责任。

3.严格自律,对外与公司领导团队步调一致和文化统一;未得到公司授权,不在任何场合,以个人名义随意发表对公司的言论;不随便发表与政治、宗教、竞争对手及客户相关的言论。以身作则并约束家庭成员在社区、休闲、娱乐等公共场合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范。

4.始终如一地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学习进取,热情对待工作和同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困难和挫折。不刻意追求公平、公正,不与他人比薪酬待遇,不计较职位升迁。

三、高层管理者的主要管理职责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主要管理职责及要求,可以概括为:组织与文化建设,干部培养,方针管理,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

(一)组织与文化建设

1.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去推动组织与文化建设。

2.虔诚地传播企业的愿景与核心价值观,及时传达、解释、辅导员工理解企业的方针政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关键履职行为过程中,言传身教,培养下属。

3.在组织建设及流程建设方面,学会木桶管理,注重组织的均衡发展;应将主要精力去发现例外与外部变化,并在处理例外事件中不断将例外规范化,使之成为例行;通过走动管理与审计发现“瓶颈”,并及时、有效地组织流程和结构优化,消除障碍;敏锐感觉外部环境变化,并适应性地促使组织结构与流程的优化,有效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二)干部培养

1.营造干部成长的环境,建立选拔和甄别干部的机制,创造团队合作的氛围,使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并在关键履职行为过程中言传身教,做好团队教练,使团队业绩不依赖于个别人包括主管本身。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倡导终身学习,培育学习型组织。善于总结案例,通过案例中关键事件过程的培训、追溯和分析,发现和培养干部的优秀品格和素质。

3.从企业利益出发,对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的员工,能在工作中进行培养与管理,发挥其所长,修正其所短。要清醒的认识到明哲保身的干部是企业的陷阱,要教育改造他们。

(三)方针管理

1.参与企业目标的制定

①基于对企业价值观及管理理念的理解,从追求企业整体最佳的角度,对企业的长、短期目标的形成提出个人意见。

②为企业制定目标所提的建议必须是经过精心调查、具体而可操作的。

③将达成共识的企业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结果性指标(业绩指标),作为形成企业对外策略与内部方针的基础。

2.监督、检查企业目标、策略及方针的实施

建立与企业目标、策略相关的业绩指标,区别优先级别,落实责任单位,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进行实施过程监控及管理流程优化。

(四)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

1.要不断提升与自己任职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概念思维、组织理解与管理能力;要有较强的人际理解、沟通能力与影响力,并善于培养他人。

2.以企业利益为重,为了企业的利益甚至可以不顾及个人的面子、荣誉及得失。诚实正直,实事求是地面对和处理问题,不推卸责任。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主动自觉地寻找自身原因,不断改进。对其他部门不批评、不抱怨、不责备,而是主动负起沟通的责任。

3.严格自律,对外与企业领导团队的步调一致和文化统一;未得到企业授权,不在任何场合,以个人名义随意发表对企业的言论;不随便发表与政治、宗教、竞争对手及客户相关的言论。以身作则并约束家庭成员在社区、休闲、娱乐等公共场合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范。

参考文献:

[1]赖黎,巩亚林,夏晓兰,马永强.管理者从军经历与企业并购[J].世界经济,2017,40(12):141-164.

[2]潘玉香,杨悦,魏亚平.文化创意企业管理者特征与投资决策关系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03):172-181.

[3]何威风,刘巍.企业管理者能力与审计收费[J].会计研究,2015(01):82-89+97.

[4]周评,姜秀珍.国有企业管理者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09):134-137.

[5]花贵如,刘志远,许骞.投资者情绪、管理者乐观主义与企业投资行为[J].金融研究,2011(09):178-191.

[6]李焰,秦义虎,张肖飞.企业产权、管理者背景特征与投资效率[J].管理世界,2011(01):135-144.

[7]吕长江,赵宇恒.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究——基于管理者权力的解释[J].管理世界,2008(11):99-109+188.

[8]赵曙明,杨慧芳.企业管理者的任职素质研究[J].心理科學,2007(06):1503-1505.

[9]杨慧芳,顾建平.企业管理者的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研究[J].心理科学,2007(03):719-722.

[10]杨慧芳,赵曙明.企业管理者人格类型研究[J].心理科学,2004(04):983-985.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中西方企业企业管理者权力差距研究
加强企业管理者财务管理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及建议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试论新时期企业管理者的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论企业管理者媒体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及路径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