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历史上的狄仁杰

2018-09-25 07:36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33期
关键词:房梁李唐狄仁杰

狄仁杰一生为官,两次做宰相,终身清廉,为民请命,剿匪除恶,惩治腐败,铲除贪官,辅助武则天建立起盛唐大业。他为治理国家和许多地方立下过汗马功劳,却命运多舛,屡屡遭受别有用心的朝廷官员或同僚的陷害与打击,几起几落,甚至于数次危及到人身安全;但他为了大局利益,敢于在朝廷上犯颜直谏,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

徐克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正在热映,作为《狄仁杰》系列的第三部,讲述了大破神都龙王案之后的狄仁杰陷入了武则天的权力之争中。有人说,徐克版狄仁杰与历史脱节,只是借助这个商业IP。历史上的名官狄仁杰究竟是什么样?我们现在的影视作品中对他有哪些误读?狄仁杰真实的探案手段真的如此高明吗?

出身宦官之家,从小卓荦不群

狄仁杰,字怀英(所以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武则天有时候问起狄仁杰称之为“狄怀英”),唐贞观四年(630年)出生于并州(今太原)的一个官宦之家。

狄仁杰的祖先是羌族人,最早在甘肃天水一带定居,到他的高祖那一代开始迁移至现在的山西地区,下一代已经完全汉化了。狄仁杰的祖父任贞观朝尚书左丞,是比较高级的官员;父亲是夔州长史,相当于省长助理。狄仁杰儿时便随着父亲宦游各地,眼界得以开阔,有着很丰富的社会阅历,从小就卓荦不群。

狄仁杰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家读书,碰到县吏来查问附近发生的案情,狄仁杰不予理睬。面对县吏的责问,狄仁杰耿直地回答:我正在读圣贤书,圣人的话还没看完,哪有空理你们这些世俗的官吏呢?把对方呛了回去。

有记载说,狄仁杰颇精医药,尤其擅长针术。显庆年间他进京赶考途中,遇到一富家为少年儿子的疑难病症在路上悬赏,狄仁杰通过针灸当场把病人的病治好了。

判案如神,无一冤案

可以说,狄仁杰是从基层判案人员成长为一代名相,他一路不攀附、不贿赂权贵,稳扎稳打。任汴州(今河南开封)佐官时,其特殊才华被阎立本发现,改命他为并州都督府法曹参军掌管刑法。在这里他工作了10年以上,后来因为业绩突出,被调到了长安担任大理寺丞。 狄仁杰刚到大理寺时,积压的案件非常多,他夜以继日,笔不停批,整整奋战了一年,就把积压的案件全都清理了,涉案人员达17000人之多,事后竟然一个喊冤的都没有。狄仁杰断案数量多、质量好,被传为佳话。

对于狄仁杰破案手段的表现,在《武则天四大奇案》(清代公案小说,也叫《狄公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刚过门不久的新娘突然在喝了一碗茶之后暴毙,其丈夫和其母亲分别来告状,矛头指向一个曾扬言要毒死新娘的举人。但狄仁杰反复盘问后,觉得这些人都没有太大的作案動机。后来,他查出煮茶的仆人当天将茶炉挪到了房梁底下。狄仁杰觉得蹊跷,再让仆人在那里煮茶,果然炉子煮了一会儿,房梁上就落下灰尘,接着在房梁上发现一条毒蛇。原来是毒蛇受热气熏蒸吐出毒液,落入茶碗毒死了新娘。仆人说,平时其不在房梁下煮茶,那天是突发奇想将茶炉移到了那里。新娘被毒死可谓偶然的事故。

狄仁杰能够被当作“神探”得归功于一个荷兰人,他叫高罗佩。高罗佩对《武则天四大奇案》这本奇书大为折服,在研究此书的基础上,他将自己写的16个中长篇和8个短篇故事集在一起,统称为《大唐狄公案》,这些作品引起了轰动,狄仁杰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

其实,流传至今的“神探”狄仁杰的各种传奇就像是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拜,是因为大家喜欢他这个人,于是就把各种智慧集成到他身上,而历史上的狄仁杰真正的大作为是在政治上。

智劝武则天立李家子嗣为太子

徐克这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安排武则天“色诱”狄仁杰,历史上这是真的吗?当然不可能,武则天当上女皇已经67岁了。如果说当初她是靠美貌进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并被赐号“武媚”,在侍奉太宗之际,与太子李治相识并产生爱慕之心,其实她真正的厉害之处在于头脑和手段,让唐高宗很依赖她,并立她为皇后。

武则天欲将“李唐”改为“武周”,她以此为目标,先打击皇族,后打击贵族,再打击官僚。所以,忠于李唐的臣子过于刚直的早早就被酷吏干掉,“面”一点的则被贬斥。而狄仁杰能够和武则天棋逢对手,最后甚至可以说战胜了武则天的阴谋,不在于表面强悍,而是内心刚强。

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武则天当上女皇后问狄仁杰:我是立武家子嗣为太子,还是立李家子嗣为太子呢?武则天和狄仁杰彼此心知肚明,狄仁杰支持李唐王朝,但狄仁杰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问武则天:等您将来百年了,您是愿意自己的侄子祭祀您,给您上各种供品呢,还是想让您的亲儿子来上供呢?这个无可争辩的逻辑把武则天问住了,假设她立武家侄子为太子,将来祭祀的时候,人家肯定会把供品给亲妈,谁会给姑姑呢?武则天如此一想,这样将来死了还要饿肚子,还不如就把太子之位还给李家。

遭诬告被贬,后复居宰辅

狄仁杰虽然强大,但也遭遇过被下狱贬官的危机。长寿元年(692年)正月,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就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狄仁杰当场认罪,于是被收监等待日后行刑。他向狱吏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冤屈情况,然后塞在棉衣里,请求送回家中。其亲人持帛书向武则天诉冤。武则天看罢帛书,亲自过问狄仁杰之案。她召见狄仁杰,询问他为何承认谋反。狄仁杰道:“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最终,狄仁杰被免除死罪,贬为地方官。

要知道当时的刑法严酷,如果不是马上承认,早就死于酷刑无法回转。狄仁杰正是凭着对当时法律、司法的透彻了解,在危机之中全身而退。后来,武则天面临治理国家的大事,身边没文化的酷吏不足为用,只得再次起用狄仁杰,让狄仁杰复居宰辅。

狄仁杰不仅身前为国家服务,任宰辅之时还将很多忠于李唐的名臣埋伏在岗位上,后来他虽溘然长逝,却后继有人,最终将武周政权扳倒,恢复了李唐王朝,这也是狄仁杰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房梁李唐狄仁杰
爱在一起 感恩有你
庭院中的童年
跟踪导练
我是这样“诞生”的
那块糖
爱心义诊
人小鬼大狄仁杰
人小鬼大
人小鬼大狄仁杰
砍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