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日本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19 08:23李宇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消费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客房旅馆庭院

李宇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一、日本文化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日本文化产生的历史过程

文化是在风土,价值观,语言和社会经济环境四个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由于日本的历史因素与自身发展使得日本成为受外来因素影响最多的国家。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国家主体的文化是中国大陆文化,而在近百年来,又吸收西方文化,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近代文化。

(二)日本文化从混沌到融合的过程

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日本把各方而来的外部文化吸收并孕育出自己的文化特征,也就是从文化吸收到融合的过程。文化的吸收所带来的浑浊,在日本却转化为最彻底的简单、首先归零,扬弃所有、一无所有中蕴含所有的哲理思想。这种哲理思想渗透在日本设计的方方面面。在环境设计中则是出现“空”、“无”、“纯粹”或“留白”的符号特征。

二、日本文化受内部因素的影响

从内部因素来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其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日本的面积狭小与资源的不足,住宅设计注重“小巧,巧妙,精确和适当”的功能实用主义。在日本的住宅设计中,有自己独特的居住文化,即“气”文化,“季”文化,“木”文化和“座”文化。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日本,传统的房屋常常设计较为宽大的窗来进行室内外空气流通。在冬季时,使用隔断和推拉门代替墙体将大空间分成几个小空间,减少了气流循环,有保暖的功能。日本住宅也较多利用风水、地质来安排室内空间,通常使得居室空间富含四季变换的美感,室内外无明显的划分,设计中追求自然、植物、绿色,突出了日本住宅的“季”文化。房屋多以木材为结构。不同于欧洲的精雕细琢,木质装修风格简洁自然、做工小而精。日本人乐于在纸张、木材等自然材料的氛围中,屈膝在榻榻米上谈心,交流。因此在日式客厅中, 榻榻米已经发展为不可缺少的家具摆件,也就形成了其独特的“座”文化。

三、以“无何有”温泉旅馆分析日本文化特征

(一)外部影响下的“无何有”温泉旅馆的文化特征

位于日本加贺市的“无何有”温泉旅馆,其建筑为著名建筑师竹山圣设计。旅馆的设计理念为庄子的“无何有之乡”。在设计中,竹山圣应用大面积的使用白色墙面及木色家具,使得空间变得简单而丰富。

(二)内部影响下的“无何有”温泉旅馆的文化特征

1.“无何有”温泉旅馆中的“气”文化。“无何有”里的“空”空间特意创造了一种日式氛围,使客房成为容纳庭院景观和度假旅行者的容器。“无何有”的每间客房都要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客房的空间设置宽大的门窗、隔扇,隐形扩展到外面,扩大了人的视野,使室内和室外空气畅通。

2.“无何有”温泉旅馆中的“季”文化。旅馆的中心设有一个种满各种木材的庭院。庭院没有刻意进行设计,而是还原自然的面貌。使得树木和大自然的结合就像是自然而然的事物。所有客房均有面向庭院的大窗户,可欣赏到庭院内枫树,山茶花,松树等景观,享受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景观。这些四季景色通过光线倾泻到室内,形成功能丰富的室内空间,满足了日本人特有的季节感和崇尚自然的亲切感。

3.“无何有”温泉旅馆中的“木”文化。“无何有”温泉旅馆中的房间大多使用木料,尤其是每间客房中的温泉房,不仅需要把室外的自然美景引进来,还在室内铺设了大面积的木地板,四周墙壁都用木材所代替,受到日本人内在心理的影响,追求安全,亲切,高雅的心理使得他们对木材料变得格外的偏爱。

4.“无何有”温泉旅馆中的“座”文化。在“无何有”几乎没有娱乐设施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图书馆和禅意瑜伽馆。图书馆和禅意瑜伽馆跟客房一样面对着庭院,光线来自庭院中的绿意,庭院中的光透过大面积纸门,以一种很柔和的方式被引进室内,这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的空间。这种“座”文化不仅是传统的延续也是日本人注重礼仪和沉稳性格的表现。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以从外到内的角度分析日本文化及其在环境设计中的文化特征。从外部来说,日本就像是被各种文化所笼罩,成为一个文化的大熔炉,它广泛的吸收了各地的文化,通过选择,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并将其渗透在了日本的环境设计中。从内部来说,日本受自己本国的地理,气候,历史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其内部的独特的住宅文化,包括“气”文化,“季”文化,“木”文化,“座”文化。

当前,环境设计中的文化特征变得更加重要,对传统文化底蕴的认知使得日本建筑及居室空间设计富含丰富的意蕴,以现代的设计手法表现民族特色使其在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

猜你喜欢
客房旅馆庭院
回到庭院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松间小旅馆
酒店智能客房影院系统构建指引
闯入吸血鬼的旅馆
第28次瑞典冰旅馆
烟囱里的客房
纽约有家“图书馆饭店”:有60间客房6000本藏书
斑鸠飞落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