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补贴政策研究

2018-10-19 08:22戴哲瑜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消费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财政补贴汽车产业补贴

戴哲瑜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一、行业市场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国内乘用车生产的平均燃料消耗标准从 2015 年的6.9L/100km 下降至 2020年的 5.0L/100km。在仅依靠燃油发动机的情况下,车企很难达到相应的油耗目标, 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必然选择。加之传统能源告急、燃油标准升级,环境污染等问题逼近,以及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所配套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环境因素,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 和53.3%,市场占比达到2.7%,比上年提高0.9%,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04%)。

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

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同比(单位:辆)

二、补贴政策及其问题

(一)补贴政策的必要性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着不完全信息,会导致到的分析按的存在,一旦作为补贴方的政府和被补贴方的企业所获得的信息不完全相等时,政府的补贴会出现到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对拥有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企业用政策加以保护,一遍加强政府的财政补贴的效应。同样,传统车企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未来能源消耗上的负外部性导致政府需要选择用适度的财政补贴来控制这一不利影响,对于能为社会带来技术和经济效益正外部性的企业加一财政补助和诸如谁手上的优惠措施,才可以保护新兴产业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为整个社会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

(二)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财政补贴历程

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财政补贴历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01年到2008年,主要政策特征是国家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将发展新宁愿汽车产业提上议事日程和发展规划,但是没有出台具体专门的财政补贴政策,也没有安排相应的补贴资金。第二个阶段:从2009年到2016年,主要政策特征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政策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性增长,这一阶段仅中央对于新能源契合产业的推广应用安排的补助资金就达到334.35亿元。在这一个阶段末期出现了国家财政对于新能源契合企业采取财政退坡的趋势以倒逼其发展。

(三)骗补问题

从政府角度来看,我国今年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推出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的时候,导致该行业的准入门槛降低,对于企业的规模没有明确的限定。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博弈过程中,企业和政府面领着逆向选择的问题,这导致许多规模不大的企业可能摇身一变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从而进行骗补,以较少的成本从政府获得可观的补贴成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从企业角度来看,获取政府补贴的利益诱惑较大,企业有激励去钻政策的空子,用虚假的产品申报信息将自身包装成“新能源汽车企业”去骗取补贴,地方的监管不利和较低的失信成本也增加了企业骗补额几率。

三、建议及结论

目前我国供给侧改革进入深水阶段,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扶植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产业支持上我们常常采用传统的国家财政支持企业的方式,产业确实基础得以奠定,但是发展的质量不高,流于低端产业,产能过剩,高端产业不足,甚至出现骗补的行为。在综合分析政企间信号传递博弈模型,以及参考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政策够,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政策选择是可取的:

1.稳步减少对于企业技术以及生产的直接补贴,转而向企业进行税收减免,以及将补贴转移向消费者,一方面刺激企业注重研发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也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2.从给企业提供补贴,转向给企业提供低息或免息的贷款,从而给企业创造长远发展目标的激励,避免企业对于政府财政补贴高度依赖。

猜你喜欢
财政补贴汽车产业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财政补贴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路径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湖北:村卫生室费用纳入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