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中学德育方法的新认识

2018-10-20 09:34黄梅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学教育创新方法现实意义

黄梅

摘 要: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书育人”,足以见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无论学校管理、班级管理还是教学管理,都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良好的德育素质与高尚的人格品质,不仅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而且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探讨新颖、实效的德育教育模式,对于推动学生发展、落實学校教育目标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开展德育教育的经验与体会,谈一谈中学德育方法的新认识。

关键词:中学教育; 德育教育; 现实意义; 创新方法

中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最关键时期,此时落实德育教育手段,既有利于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观与思想价值观,储备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兼备人才。然而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没能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效果,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我们要重新认识时代发展背景,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制定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改革方案,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与形式,让中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有所受益。

1.新时代中学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德育教育在初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落实现代教育中有关“立德树人”的根本战略目标。因此作为活跃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地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发挥德育教育的导向性、启发性与教育性功能,通过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概括来看,新时代中学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德育教育有利于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潜移默化中影响中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为塑造完美人格、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奠定基础。第二,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渗透德育教育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培养中学生的德育素养,如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社会调研等各种形式,激活学生的德育意识,并将这种深入内心的德育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生活和学习中实践,陪伴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新时代中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方法

2.1 树立明确目标,保障德育教育效果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入,德育教育已经渗透到班级管理以及各学科教育环节中。实践表明,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目标,不仅有利于发挥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还对强化教育管理、提高学科教育质量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新时代中学德育方法的创新要以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为前提,以适合的德育目标指明教育改革方向。首先,德育教育不能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明辨是非,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培养中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既要会学习、更要会做人;再有,赋予中学生发展的时代精神,树立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最后,引导良好的心理品质,树立风险意识,冷静处理突发事件,敢于面对挫折和挑战,以自强、自尊和自信面对生活。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认知水平树立德育教育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划,在此基础上细化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能够更好地保障德育教育效果。

2.2 熏陶文化氛围,创设德育教育环境

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文化氛围对于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动态都有一定影响,因此落实德育教育必须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及学习环境熏陶,这是保障教育成果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努力创设德育教育的环境氛围,首先奠定物质文化基础,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布置班级文化环境,体现德育教育的民主性与公平性,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教育的主体,参与环境创设过程,树立主人翁意识;优美的班级环境能让学生放松身心,获得美的体验与美的感受,进而调动学习主动性,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其次传播班级精神文化,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利益观,突破狭隘的个人主义或小集体主义思想束缚,树立集体荣誉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团结协作、学会为人处事;再有,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要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精神文化导向作用,在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氛围,激活中学生的道德意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3 拓展微信渠道,丰富德育教育形式

微信是现代学生喜闻乐见的在线交流方式,我们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活动。例如在微信平台建立公众号,定期发布有关德育教育的信息内容,邀请学生转发公众号文章或者向公众号投稿,通过分享链接、组织投票、抽奖等活动形式,吸引学生关注,形成在线互动的良好氛围;另外中学生的情绪敏感,他们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的“心情”,通过他们发布的图片、文字或音乐,及时了解心理动态;有些学生的性格内向,甚至有些自卑,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展示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却非常活跃,而且学生对朋友圈评论、转发和点赞非常感兴趣,老师要多与学生在微信平台互动、交流,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信任老师、依赖老师,愿意敞开心扉,突破心理防线。利用微信平台,既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落实德育教育目标。

总之,新时代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期待与新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通过内外环境相结合的方式,渗透德育教育,更新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体现现代德育教育的新特点与新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创新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8,(40):141.

[2]程帅.浅析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策略[J].赤子,2018,(3):17.

猜你喜欢
中学教育创新方法现实意义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的创新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