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网络资源整合的研究

2018-10-20 12:33周辉华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整合运用网络资源

周辉华

摘 要:语文教学与网络资源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本文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充分发挥整合的优势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网络资源;中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运用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眼、口、耳、手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计算机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可以说,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詹天佑》一课时,为使学生领悟教学内容,感悟詹天佑的创新发明,我为学生播放了制作的动画片,看着生动形象的“中间凿进法”、“两端凿进法”和“人字形路线”的动画,学生很快进入了一个学习状态,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一段有关桂林风光的录像。“你从画面中看到了哪些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美丽的漓江” “我看到了造型奇特的大象。”……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桂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自主阅读。

1.网络教学维持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网络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多方创设激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网络教学环境,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儿童年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在上六年级下册《匆匆》一文时,我利用网络上《匆匆》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听、读,学生的阅读需求得到满足,维持了阅读的兴趣,就这样,网络教学轻而易举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网络教学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广泛阅读是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如执教《桂林山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走进桂林,了解桂林,教学之前,我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从电脑“网页”上收集有关“桂林”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这些图片和资料,学生被桂林美丽的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此时我又趁热打铁,提供了桂林的旅游资源网站,学生在旅游网中自由选择,阅读了桂林的传说,桂林的概况,桂林的风味小吃,并欣赏了桂林的风光图片。这些丰富的阅读内容促进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可见,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广泛阅读,自由地汲取知识。不仅逐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3.网络教学促使了学生自得自悟

网络教学中,教材起着引领的作用。教师带领学生先学习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疑、多问、多读、多想,以求自得。在自得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多读类似范文内容的文章,启发思考,形成量的积累,而达到自悟,可见,网络教学是学生读中感,学中悟的过程。综合上例,网络教学维持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达到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它让学生自主阅读更加真实。

三、巧妙借助网络,培养学生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创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阅读、写作时会感到一些困难。我们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阅读、写作辅助材料。通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的过程,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将被感知、被想象、被推理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表现出来。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发现、体验、利用生动的资源,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从而形象地建立起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图像,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学时,教师将收集到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放给学生看,弥补了学生因时间和生活阅历等因素,所造成的理解上的“断层”现象,增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知识?于是,学生充满好奇地上网查询,通过网上阅读,他们纷纷发言,“我知道了在地球的温度变化下,水可以以三种不同的形态在地球上出现,这就是冰、水和水蒸气。”“我知道了南极的冰山就是水的固体形态!”……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时代的发展决定了成功必须是相互合作的道路,群体合作的合作学习更是不可缺少的。我感到这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在合作中得到学习,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几个问题:地球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對地球有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保护地球?显然,这是知识与思维并行的拓展型的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校园网中下载查找到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拔、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通过网上的查阅、交流和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总之,信息技术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走进了学校的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想象力、感知力、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教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会更加个性化、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

参考文献:

[1]高建军.樊丽萍.信息化视角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58-59.

[2]刘祖宁.基于远程教育资源整合的小学语文教学浅析[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6(7).

猜你喜欢
整合运用网络资源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充分聚合资源提升地理教学成效
浅论在有效教学中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建设研究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整合运用
浅析中小企业如何做好推行绩效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