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例引发的户外混龄游戏再思考

2018-10-20 13:38郁冬
家庭教育报·创新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交往自主

郁冬

摘 要:户外混龄游戏强调幼儿在生态系统自然的状态下,与不同年龄段幼儿协商合作、分享共同体验。本文以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为例,分析了幼儿通过自主选材、自由结伴,在创新游戏中不仅增强体质,还互助合作、发展了亲社会性。

关键词:戶外混龄游戏;自主;交往

在日常的游戏中我们观察到独生子女受家庭家养态度和方式的影响,在与同伴的游戏中时常会出现争抢材料、排斥同伴等现象。然而,当教师放开手,让混龄班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尝试开展了自由交往、自主选材的大带小户外混龄游戏,大孩子带领小孩子,小孩子在大孩子的带动下,在户外游戏中锻炼,在锻炼中交往,在交往中合作,在合作中享受游戏乐趣,获得多元化的发展。

一、案例实录

草地上,大班幼儿思言和月月正在用尽全身最大的力量把相当于她们一个人的体重大小的第三个轮胎垒高在原有的两个轮胎上方,增加了轮胎的高度。“咦……咦……”两人使劲地把第三个轮胎往前推,接着思言半蹲把中间的第二个轮胎往外推,调整三个轮胎的位置。见姐姐们轮胎垒完后,在一旁等候观望的中班幼儿璇璇双手持木梯搭上了轮胎。

“好的,来吧!”当思言姐姐发出一声指令后,孩子们的游戏开始了,第一个尝试的是大班女孩怡罗,她一步走一个梯子的档,顺利达到轮胎上方,手脚同时跃跃欲试五次后跳了下来。这时,思言手指一旁梯子和轮胎间高度相对低的游戏场地,告诉后面的小朋友“不敢的,就去那里”。然而,我们发现,孩子们并没有退缩,反而有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其中,特别是中班年龄段的。两位大组姐姐看见中班璇璇不敢迈出第一步时,不约而同的一人牵起了璇璇的一只手,让璇璇迅速通过了木梯达到轮胎,在思言姐姐的鼓励下勇敢的跳下来。第三个是中班男孩阳光,虽然摇摇晃晃的,在前方思言姐姐的拍手鼓励下,顺利的走过木梯到达轮胎跳了下来。接着,第四个、第五个大班女孩,站上轮胎后,借着思言伸出的一只手跳了下来,思言鼓励“下次你要勇敢的跳”。第六个中班女孩彬彬,蹑手蹑脚走过木梯,思言在前方打开双臂做出保护妹妹的动作,彬彬在姐姐的帮助下成功的跳了下来,她紧张的神情舒缓开来,露出了笑脸。第七个、第八个……不论是大班的还是中班的,孩子们都不减兴趣,一次完成后接着再来一次。

二、案例思考

(一)自由结伴、领导同伴、促进交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案例中,大带小混龄游戏依托开放的户外场地,不固定玩伴,游戏中,当看见弟弟妹妹胆怯时,大年龄幼儿主动去牵起妹妹的小手,消除妹妹的恐惧、焦虑,彼此像兄弟姐妹般在一起。

在混龄游戏中,需要有一个能力强的幼儿起到统筹全局、协调和控制游戏进程的作用,同时需要其他幼儿认同、配合和服从该幼儿的领导,这样游戏才能顺利幵展。不难看出,整个游戏中,大班幼儿思言便充当了这个“领导”角色。首先,她创新了轮胎与木梯之间的玩法,指挥同伴协助她重新垒高轮胎;其次,她的站位很明显,一直面对游戏的同伴,鼓励同伴“下次你要勇敢”伸手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其他幼儿在思言的带领与协调下,游戏有序的开展着。

(二)自主选材、创新游戏、增强体质

《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案例中,老师为幼儿提供游戏材料主要以低结构的生态材料为主,如轮胎、木梯、木板……能充分满足幼儿走、跳、攀爬、平衡等不同运动技能。由于玩伴的不固定,大班孩子往往愿意主动思考、探索、创新游戏内容和玩法,在原游戏基础上不断生成新游戏,玩出新花样。

大班幼儿思言和月月思维活跃,往往不满足于墨守成规的单一游戏玩法,在不断重复的游戏中大胆探索,创新游戏。她们试图再搬一个轮胎继续垒高,木梯与轮胎之间的倾斜度随着而加大,进一步增加了游戏的难度,让游戏更充满挑战性。中班幼儿看见姐姐不同的玩法,兴趣一下被激起,跟着姐姐尝试攀爬、跳跃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的轮胎。新游戏的生成,玩法在不断改变,难度在不断的增加,弟弟妹妹跃跃欲试的愿望激励着大班幼儿向弟弟妹妹不断的鼓励与支持。在她们的带领下,中班幼儿对从单纯的走木梯发展到走、攀爬、平衡、跳跃等多项技能,游戏的经验和动作技能在慢慢的掌握和积累。

整个游戏过程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在“温故”中的一次次“知新”,带领中班幼儿从单一的走木板中玩出花样,他们的认知、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则是从大班幼儿那里得到帮助和启迪,一次次的尝试、挑战,激发她们对游戏的持久性,锻炼了意志品质,达到了一定的运动量,增强了体质,获得了自信和成功感。

(三)自发传授、互助合作、发展亲社会性

台湾邱志鹏教授指出“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须习得的良好社会适应技巧,在混龄环境下,比在相同年龄的环境下容易获得。”

大班幼儿经验丰富,知道通过轮胎的垒高,可以加大与木梯的倾斜度。而中班幼儿经验相对欠缺,他们往往只会把木梯架在轮胎与轮胎之间上行走。对于轮胎和木梯看似简单的材料能玩出新花样,姐姐的多才多能引起中班幼儿产生崇拜之情,于是孩子间的互助合作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大班幼儿伸出双手帮助中班幼儿攀爬木梯,鼓励勇敢往下跳,中班幼儿听、看、学,获得启发和灵感。这一互动过程中,大班幼儿也不再只顾自己玩,像一个小大人一样照顾弟弟妹妹,帮助和鼓励他们,陪他们一起玩,时刻以姐姐的身份享受当小老师的乐趣。大班幼儿在游戏中不自觉地向中班幼儿传递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显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功感。发展到如同姐妹一般的亲密关系,发展了由“自我中心”到“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了关心、帮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而中班幼儿在混龄中游戏,通过观察、模仿年龄大和能力较强的幼儿,从而学习构建自己的技能,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互助等优良品质。他们彼此互助、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大小孩子的双向互赢,促进异龄幼儿的社会性等多元化发展。

户外混龄游戏,不仅保证了孩子强健体魄,同时在此基础上关注到孩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体验、探究和交往。与不同年龄段孩子之间的互动,这让他们处在一个更为真实的社会性环境中,这能为孩子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更充分的活动机会,更有效的经验共享,更有利于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及提供促进幼儿发展的最大可能。

参考文献:

[1]《聚焦式观察:儿童观察、评价与课程设计》(美)盖伊·格朗兰德,(美)玛琳·詹姆斯著,梁慧娟译, 2017年6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董旭花主编,2018年1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交往自主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交往框架的构建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物理教学“四忌”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亲子依恋对孩子身心发展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