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囊肿型痤疮的护理体会

2018-10-21 05:14马景燕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火针护理

马景燕

【摘  要】目的:观察火针联合盐酸多西环素配合中医理论辩证施护对囊肿型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火针联合盐酸多西环素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盐酸多西环素口服治疗。两组均进行相同的中医理论辩证施护,2个月为一个疗程,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联合盐酸多西环素可有效提高囊肿型痤疮的治愈率,副作用小,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火针;盐酸多西环素;囊肿型痤疮;护理

痤疮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1],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西医将痤疮分为Ⅰ—Ⅳ度,本研究选取的囊肿型痤疮为Ⅳ度痤疮,针对Ⅲ—Ⅳ度痤疮,西医主张选用相应抗生素(首选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口服治疗[1]。传统医学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将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证、肠胃湿热证、痰湿瘀滞证三型,囊肿型痤疮患者多为痰湿瘀滞型[2]。火针是将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病灶内,使瘀、血、痰浊、水湿等邪气外出的一种方法,具有消痈散疖、温经散寒、祛风通络等作用。本文通过观察火针联合盐酸多西环素、配合中医理论辩证施护对囊肿型痤疮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确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痰湿瘀滞型囊肿型痤疮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8~41岁,平均28.5岁。病程4个月至5年,平均2.1年。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剔除不按规定按时服药、自行合并使用对研究治疗有影响药物者或因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停止治疗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脑、肝、肾等基础疾病患者,有精神疾病史患者。

1.2方法

1.2.1火针:清洁面部,平卧,用一次性毫针在酒精灯外焰中烧红后垂直快速点刺皮损中心和周围,深度以针尖透过皮肤病变部位,未接触正常组织为宜,根据病灶大小调整次数,刺破囊壁后棉签轻轻挤出囊内物,最后用碘伏消毒局部,平均一周一次。

1.2.2鹽酸多西环素口服: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饭后口服盐酸多西环素,每天两次,每次100mg,共2个月。

1.2.3中医理论辩证施护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鼓,郁乃痤”;清·祁坤《外科大成·肺风粉刺》云“肺风由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而生酒刺也”;《诸病源侯论》有“酒鼓候,此由饮酒,热势冲面,而遇风冷之气相搏所生,故令鼻面生鼓,赤疱币币然也”。由诸多古籍中我们可以看出,痤疮的生成与湿、热、瘀、痰等邪气有关,素体阳热偏盛,肺经郁热;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助湿化热,湿热互结;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痰均可导致痤疮的产生[2]。针对病因,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宣教,告知正确的饮食,忌高能量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奶茶、咖啡、酒、火锅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第二,避免熬夜,长期熬夜耗伤阴液,易使虚火內生,上蒸颜面而成痤疮;第三,避免徒手挤压,用手挤压会加重感染风险,容易留下色沉和疤痕;第四,大多数痤疮患者,特别是囊肿型痤疮患者,易心生自卑心理,郁郁寡欢,严重者影响社交,我们应鼓励患者,告知患者通过治疗可减轻、缓解病情,树立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增加依从性。

2 结果

2个月后,治疗组中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中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76.7%;两组对比,可见火针联合盐酸多西环素可有效提高囊肿型痤疮的治愈率。

3 结论

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因为大部分痤疮发生于颜面部位,且好发于青少年,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处理方式也会加重痤疮的发生,容易留下色素沉着和疤痕。西医认为痤疮与雄激素及皮脂腺增加、毛囊皮脂腺开口处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继发炎症反应等有关[3],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外感风热、脾胃湿热、脾气不足后痰湿瘀滞等有关。火针通过受热之后作用于局部,使局部毒邪外泄,从而达到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祛腐排脓的功效来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从西医来说,火针还能促进毛囊口开放排出炎性物质,火针的高温还能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破坏增生的皮脂腺细胞,减少痤疮的复发[4-8]。火针联合盐酸多西环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囊肿型痤疮,具有疗效高、预后好、副作用小的特点;同时配合中医辩证施护,从病因上减少了囊肿型痤疮的发生,增强了治疗信心,促进了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了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65-1169.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90-192.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75-178.

[4]白仁琴,杜仲平,冯道忠.自制红黄椒酊及 L 型粉刺针治疗痤疮300例疗效观察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 20(8):1118-1119.

[5]赵宏,韩静,孙银竞.不同腧穴、频次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 34(12):1200-1203

[6]贺普仁.火针的机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2004,10(2):21-23.

[7]黄蜀,周建伟,张颜,等.火针疗法治疗痤疮1068例临床研究[J].上 海针灸杂志,2008,27(2):10-13.

[8]胡璟, 孙亦农, 蔡建伟. 针药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5(2):253-254.

作者简介:

马景燕,护师

猜你喜欢
火针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火针配合拔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观察及护理
中药配合火针治疗血瘀型结节性痒疹67例临床观察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火针加艾灸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35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