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探究

2018-10-21 02:40杨敏怡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国学古诗词语文

杨敏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改提出,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国学经典教育渗透其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启蒙教育时期,渗透国学经典教育对学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学习态度,还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国学经典教育相辅相成

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选取的课文大多都是我国著名作家的优秀文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渗透国学经典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通过国学经典的渗透,还可以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掌握。因此将国学经典教育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促使學生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态度等。通过国学经典教育的渗透,就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学习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的文化素质水平在不断降低,大多人连《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不够充分了解。因此就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国学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策略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

小学生就好比一张白纸,需要教师做好规划,才能绘制一幅优秀的图画。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从基础开始,只有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就要与国学经典教育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前做好详细的规划,通过对汉字的了解来了解更多的国学经典。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

古诗词是历经上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精髓,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将国学经典渗透其中,加深学生对诗词和国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授《梅花》这首诗词时,学生通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短短几句感受到在一个严寒的冬日,诗人无意发现墙角边有一朵梅花盛开了。它开着白色的花瓣,周边只有它独自开放。远远望去时,好像雪花飘落在那里,但是它不是雪花。因为一路走来,都能够闻到它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的意境画面,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教师还应当告诉学生这首诗词时我国历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所写,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此后,王安石的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政日益激烈,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而这首诗词也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刻意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出它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所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三)在经典故事中渗透国学经典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国学经典故事,不仅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师就可以在经典故事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国学经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快速带入到故事情节中,通过故事背景、表达思想和中心内容的全面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探究式、启发式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教师在教授《阳春白雪》这个经典故事时,就可以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其中。如《阳春白雪》是由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是著名古琴曲。而其经典故事为: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 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经典故事的了解,总结宋玉的主张。通过分析,学生就会了解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四)创新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教师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将抽象生动的语文知识转变为形象趣味的内容,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全身感官,发散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分为角色扮演情境、趣味教学情境、游戏教学情境、问题情境等等,可以将学生快速带入到学习状态中,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例如教师在教授《草船借箭》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当中的片段,然后询问学生都喜欢《三国演义》里面的哪些人物?当听取学生的发言之后,发现很多学生都喜欢诸葛亮,然后让学生回答喜欢诸葛亮的原因?如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等。然后出示课题《草船借箭》,询问学生草船借箭是什么意识?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借到了吗?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识字教学、古诗词教学、经典故事教学中创新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玉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9(29):53-54

[2]陈玉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课外语文(下),2017,(5):177,179

[3]李岷妍.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8,(7):76-77

猜你喜欢
国学古诗词语文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垂”改成“掉”,好不好?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