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2018-10-21 03:17罗靖
大科技·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电力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罗靖

摘 要:本文以电力工程管理为研究视角,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出发,探讨促进电力工程管理创新与应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电力;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2-0055-02

前 言

随着社会发展,电力资源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得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这对电力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如何实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已经成为电力事业发展过程中集中关注的问题。因此,笔者针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一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电力工程管理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1.1 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

①电力工程管理电力事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在项目设计、项目建设等过程中都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开展有效的电力工程管理可以使得电力工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也可以有效避免建设实践中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②通过对管理制度的优化设计与深化执行,可以使得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更加科学规范,得到预定的目标。③在电力工程建设实践中,有效的落实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得工程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最终推动电力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2 电力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①电力工程管理受到管理人员因素的影响。在开展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是组织与实施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管理水平的高低,所以对于电力工程管理从业人员来讲,应该根据实际发展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与专业水平,从而促进挂电力工程管理局面的有效改善。②电力工程管理受到电力事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落实使得电力事业在生产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电力工程项目变得复杂化,这对电力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对电力工程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保证电力工程项目稳定运行,应该根据电力事业发展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2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现状

2.1 自建模式

企业自建管理模式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实践中最为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相对来讲比较广泛,在这一管理模式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是管理的主体,电力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对自己负责的相关项目进行自主管理,这可以为电力企业实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给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应用该种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电力企业掌握管理的绝对权力,使得技术经验分析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往往使得电力工程管理价值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与此同时,在实践中对于各类资源的应用,由于自建模式的限制容易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电力企业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

2.2 监理模式

监理模式的应用是基于企业自建模式基础之上开展的,监理模式与企业自建模式存一定的差别,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承包商、电力企业、监理三个方面开展相关的管理,在管理实践中通过对合同工程项目的有效分析,实现对电力企业电力工程项目的规范性管控。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解决电力企业自身经验不足的弊端。但是,在实践中监理属于第三方,这就导致其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负责任的现象,也可能导致管理工作时效性的匮乏,不利于实现电力工程管理的多方价值。

2.3 CM模式

CM管理模式是电力工程的新型管理模式,项目设计产生于20世纪末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通用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机制。一般情况下,供电企业与设计单位会针对某一项目签订合同,将电力工程项目交给专业的设计从业人员实施与开展活动。在进行电力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CM模式的有效应用,可以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是同步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工程项目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电力工程管理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2.4 ECP模式

ECP管理模式是电力企业发展实践中对于电力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基础模式,在开展这一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管理主体接受电力企业的委托、签订合同,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采购行为、施工行为以及试运行行为负责,在项目见建设的全过程中开展全方位的管理[1]。与其他管理模式相比较而言,ECP管理模式的有效构建与实施,可以极大程度的展示电力工程管理的科学性与人性化特点。但是,在ECP模式构建与运行过程当中,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的权力集于一身,这就导致利益关系的协调不够和谐,容易使得电力工程管理中诸多问题的出现。

3 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3.1 理念创新

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背景下,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尽快实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优化,基于此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只有实现了管理理念的创新,才能在根本上实现管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从而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管理的时效性:①在实现管理理念创新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力工程管理理念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时更新传统管理理念,为日后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由与完善奠定基础;②在开展电力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树立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及时发现实践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相关问题予以有效的解决。

3.2 机制创新

管理机制创新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来讲十分关键,在实现组织管理机制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对建设项目实施的周计划进行精准化的设计与安排,将每个星期各个项目部门的计劃导入到管理系统当中,项目负责部门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每天的具体工作安排,对各自所负责的具体工作进行灵活的调整,完成之后要进行及时的汇报,同时要求项目负责人对施工现场进行自查,落实标准化的工作部署,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拍照,上传到系统当中去。通过此种组织结构的创新以及相关管理系统的优化,能够确保电力工程管理的时效性开展,最终达到管理模式优化的目的[2]。

3.3 全程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

在优化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全程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这就要求在开展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基于全过程、全要素的实分析进行,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加速构建专业化的管理队伍,逐步提高管理团队管理效率的有效提高,进而实现对电力工程的高效管理,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②对于电力工程管理的设计应该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确保电力工程管理制度与电力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与此同时还要有效的拓宽管理人员的思维,不能将管理活动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应该深刻意识到电力工程管理是全过程管理、全要素管理、全员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对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的具体方法进行科学化的制定;③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该实现合理的分工,在科学划分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实现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基于这一背景,应该积极促进各个团队之间的合作,有效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团队之间相互制约现象的出现。

4 结 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优化电力管理模式是推动电力事业稳定发展的需要,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使得电力企业深刻意识到优化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清晰的认识电力工程管理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所应用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推动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陆惠军.浅谈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应用[J].化工管理,2016(32):179.

[2]张英哲.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5):147~148.

收稿日期:2018-9-22

猜你喜欢
电力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应用研究
浅议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探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