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

2019-01-06 03:39张光怀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生活化

摘   要:将生活化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利用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考查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运用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提升。文章在分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设生活情境、丰富生活化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等策略,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设计;存在问题

作者简介:张光怀,甘肃省武威市武威新城区第一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甘肃  武威  7330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6-0057-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可以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教学。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地设置生活化教学活动。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发展。将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促使学生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知识对生活的意义,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指引学生更好地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强化数学学习效果。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在各领域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为目标。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但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习惯于“一手包办一切”,不敢放手实施生活化教学,担心学生学不好,没有预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实践。有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系统培训,对生活化教学存在理解误区,无法有效地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设置生活化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但很多时候,教师设置的生活化问题流于形式,忽视了数学的本质,学生难以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导致教学预期与实际效果有较大差距,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深度运用,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对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有全面的把握,立足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靈活、合理地实施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1. 创设生活情境。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习难度较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理解、思考、应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节约用水”一课的教学中,提出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简单说一说自己家里的水是如何来的,学生会给出很多答案,如河水、雨水等,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生活用水大多为地下水,然后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为什么要及时关闭水龙头,引出“节约用水”的话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一个水龙头1小时会滴1毫升水,那么1天这个水龙头会滴多少水?如果有100个、1000个这样的水龙头,一天会滴多少水?促使学生深入认识节约用水的必要性,以此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节约用水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设置生活化教学内容。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相对浅显,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设置生活化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搜集、整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资料,将其纳入教案,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与自己生活的紧密关联,激发其学习热情,促使其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

以“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等人民币展现在课堂上,很多学生虽然不知道“人民币”是什么,但对“钱”却有清晰的认知,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说说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多少钱。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钱”的学术名即“人民币”,让学生对“人民币”的概念有所了解。接着教师可以将超市购物行为引入课堂,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超市购买铅笔、文具盒、书包时分别用了多少钱?如果有100元,可以买几支铅笔、几个文具盒、几个书包等,以此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理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生活中包含很多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数学知识,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以“自行车里的数学”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互动,让学生说说自己骑自行车的经历,并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的前、后齿轮有多少?很多学生在生活中虽然骑过自行车,但很少观察前后齿轮的数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自行车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数数,以此引入本课数学知识,如自行车前齿轮转一圈,其长度是链条走过的长度,后齿轮也会走出相应的长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前后齿轮结构并拍摄照片,然后集体讨论谁的自行车骑起来最费力。这样的环节设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数学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优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占胜怀.解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神州,2017,(31).

[2] 刘兴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18).

[3] 潘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2018,(9).

[4] 黄淑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及策略探索[J].中华少年,2017,(16).

[5] 丁桂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6).

[6] 赖健福.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16).

[7] 张婷婷.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17,(23).

责任编辑 杨 淼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