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9-01-06 03:39魏文华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它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增进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其教学的创新性和艺术性,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在分析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提出创设动态情境、结合课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实施翻转课堂、加强课外拓展等措施,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作者简介:魏文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实验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湖北  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6-0065-02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实现课程资源的拓展和丰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意义

1. 满足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堂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使教学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2. 有利于构建生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课堂主体,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加之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因材施教。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得到切实提升,真正构建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整合与拓展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优化。

3.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源有限,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效。引入信息技术之后,可以有效拓展课堂教学容量,增进师生、生生的教学互动,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功能非常强大,集声音、文字、音频、视频为一体,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深化记忆、理解、感知等,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的融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 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是有效的驱动力,只有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进行自主求知与探索,并在其中获取更多知识与技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学习。

例如,在《日月潭》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领会日月潭独有的风光,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可通过图片先为学生展现各个角度的日月潭美景,让学生观赏并总结日月潭的风景特点。之后播放课文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感知日月潭风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 结合连环画,突破教学重难点。“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在课堂教学中,“闻见”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能更加灵活地展现课本知识,将学生置于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去年的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根据故事情节准备连环画,打乱顺序制作成课件,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正式教学前,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再要求学生根据情节发展,将连环画图片按顺序重新排列。学生在阅读与排序的过程中活跃了思维,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感知大树和小鸟之间的真挚情感。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也可以借助音频为学生的角色扮演助力,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突破以往传统教学的局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3. 丰富课程资料,加强合作学习。新课标倡导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其学习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走进课文情境。

例如,在《登鹳雀楼》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问题,如“诗人在登上鹳雀楼之后,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怎样理解古诗当中登高望远的意境呢?”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合作探讨。借助课堂教学互动与交流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加深对本首诗的理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4. 构建翻转课堂,实现先学后教。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教学资源和模式得到了发展,如微课、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和语文课堂的整合,构建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增进教学效果。

以《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需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明确教学重难点:①通读、背诵整首古诗;②掌握古诗中的字词、字音;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体会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明确教学重难点之后,教师要确定教学内容,并进行动态化处理形成微课,上传至指定平台供学生观看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环节的收获和疑问,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归纳总结与点拨,实现先学后教,提升教学效率。

5. 拓展交流渠道,巩固学习成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为巩固学生课堂所学,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打破课堂教学局限,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提升学生课后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复习巩固效果。例如,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组建教学微信群、QQ群等,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问题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深化,实现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必要且有效的。將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将对教学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符合新课改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模式多元化,改善教学环境,拓展学习空间,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更多可能。虽然当前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存在一些不足,但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及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教师要在后续教学中持续改进、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胜林.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现状及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5).

[2] 陈霞.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科技风,2019,(14).

[3] 李耀春.浅谈大数据时代的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问题[J].学周刊,2019,(18).

[4] 陈丽娟.浅谈特教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18).

责任编辑 袁静琴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