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有效衔接教学与研究

2019-02-18 06:26侯晓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效衔接

侯晓军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实施以后,高中历史课程被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选修模块对拓展学生历史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之一。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怎样实现历史选修课的有效教学,将必修和选修模块进行无缝衔接,从而促进实际教学工作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已然成为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  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  有效衔接

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最易被教师忽视的问题就是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有效衔接,二者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有着一定联系,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很多教师都没有重视关注二者的衔接问题。如果一直忽视这个问题的话,将会导致学生的已有知识框架出现断层,并不利于搭建起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给历史整体性造成一定破坏。与此同时,还会让学生对自身所学产生困惑,经过长久积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严重影响到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全面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重视加大教学衔接力度,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对高中历史选修和必修模块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助力学生从知识内部入手搭建起有序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解决忽视选修课程的问题,增强衔接意识

在新课改实施以后,传统教育理念逐步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转变,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成为新课改实施后的一大特色,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新的契机。选修课程的出现,让学生取得更加多样的文化选择,使其能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做出选取,让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促进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虽然新课改的实施给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现实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受到高考指挥棒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导致并未真正发挥出历史选修课的效用,使其成为不受重视的对象①。因此,从教师自身就要增强对选修和必修模块进行有效衔接的意识,挣脱传统教学模式束缚,找到选修和必修课程的交叉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讲授“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一课时,该知识点具备很强的政治理论性,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就可鼓励学生将其和选修内容整合到一起,在学生学习完课本知识开始第一轮复习时,已经大体了解了西方近代史,此时在教师引导下,带领学生将选修和必修内容进行有效衔接,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到一起,助力学生搭建完整知识体系,进而深化理解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以课标为基准,整合教学目标

这里所说的整合教学目标,指的是在不改变课程标准同时,科学搭配和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更加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和历史学科特点,将历史必修和选修模块进行整合,从而制定出全新教学目标。新課改的最大亮点就是在三个必修模块的基础上新增了七个选修模块,并通过专题式体例进行呈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格局,更加具备创新性,与此同时,还暴露出一些缺点,如学生难以将孤立的知识点串联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在进行选修课和必修课的衔接教学时,编年体通史成为重要的纽带,可以将其看作高中历史课程的主线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将这条主线当作主要依据,结合必修模块的基础知识,带领学生研究选修模块中同一线索和时间轴上的内容,对课本教材做出二次加工,给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发展空间更多的课堂。

例如,中国古代明清之际和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就处在相同时期,教师可对此做出整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于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形势上,在这个时期欧洲也形成同一经济基础,但经济发展走向却是不同的,明清封建统治者出于加强君主专制而采取的措施给工商业发展带来重大阻碍,所以产生了一批抵制君主专制主义的进步思想家。与之相反的是,欧洲资本主义在取得一定发展后,出于更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目的,才产生了启蒙运动。历史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有两种体现,即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就本节课教学而言,主要体现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地域间思想的横向联系。在教师带领学生针对相关联的知识做出对比和衔接以后,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问题时也会更加透彻。

三、结合课程特点,善用教学评价

现阶段,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都是通过考试方式进行,违背了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设置理念,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就高中历史选修和必修模块衔接的教学评价而言,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进行深入分析,不断创新教学评价,如通过分组讨论、社会调查、历史话剧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③。

猜你喜欢
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有效衔接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新课改下历史选修的教学研究
高中必修课程“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教学分析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让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潮课”热现象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