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珠宝之途(VII)

2019-03-23 04:00TEXT何乃华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鉴定评估中心主任
中国宝玉石 2019年1期
关键词:珠宝首饰珍珠珠宝

□ TEXT 何乃华(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鉴定评估中心主任)

杨总编:

活至耄耋、不免念旧,因身板尚硬朗,于是四海云游、访亲问友,谈及往事,众多新朋旧友都劝我:“你是个有故事的人,把故事讲出来…”一位高寿近百、亦师亦友,且颇具权威的长者甚至告诫我,史学家和哲人认为:“无论什么事,凡是第一个,就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他颇为感慨地表示:由于“历史的误会”,新中国的珠宝首饰行业曾有所“阻滞”,而你本人确实为振兴整个行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这位长者一贯“政治敏锐”,每次会面都“与时俱进”:中央正专题研究,如何对外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华民族有地位、有影响,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所以他特别重视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

临别时,他握着我的手,颇有点语重心长:你一向认为:“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这无疑是最坚实、最深远睿哲的文化自信。花费点时间,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讲好你的中国故事,因为它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握手后,我不禁沉思;他叫住我:你们这一代人,受我们影响太深,太过于自谦,羞于自我推介,应该向80、90后娃娃们学习,晒晒家底:你们虽大多未见枪林弹雨,但也曾艰苦卓绝,显示一下自身价值、释放出正能量!

看来,我不得不勉为其难了,所以再次感谢总编多年来对我的厚爱:容我陆续借助贵刊,摆摆龙门阵、讲讲我的中国故事……

何乃华 2018年12月16日于北京寓所

第五篇 内引外联(上篇)

近半个世纪的“阻滞”影响深远……更何况,这期间恰恰是“运动”不断,批判、斗争频繁的年月,因其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珠宝首饰往往成为标的物。政治方面的拨乱反正、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为重兴这个集人类精神、物质财富于一身的重要产业垫定了基础、释放了空间。但,封闭太久、沉疴累累,甚至基本常识、基础概念均需补课……

尚方宝剑在手,义务、责任在肩,首要任务是:引发国内的积极因素、创设雄厚的产业实力和必需的组织架构,站稳脚跟后才能接轨世界、保证我的出口创汇。

闫一宏与珠宝学泰斗古比林教授(中)近山晶先生(左)

一、启蒙

当时,有限制地开放黄金首饰,主要是为应对通货膨胀,用以回笼货币的应急措施。然而,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黄金首饰必然引发根深蒂固的珠宝文化、激发人们对玉石的追溯、启发矿物学者对宝玉石的关注。1985年,地质博物馆适时邀请日本珠宝学家近山晶先生来华讲学,同时邀请闫一宏同志旁听。其实,作为西学东进学科的授业者,两人早已互有所闻,不免相见恨晚。因翻译过程繁琐,由日文到英文再到中文,近山晶礼让由闫一宏同志直接开讲。首次以学者身份亮相地矿界同仁,她着重解释了珠宝与矿物的异同,但特别强调:95%以上的珠宝均属矿物,因此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复兴、发展、壮大,地矿界的朋友们绝对不能缺位……

闫一宏(二排左2)在桂林地院

闫一宏(前排右1)在重庆大学

就此,她陆续结识了王福泉、李兆聪、李鸿超、吴国忠、吴瑞华、杨富绪、张蓓莉、袁建伟、崔文元、栾秉敖、颜慰萱等地矿学者。颜慰萱立即请她到武汉地质大学讲课,并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珠宝学院,接连又到北京、广西、吉林、重庆等地,走访了诸多地矿院校,珠宝学院随之遍地开花……闫一宏同时表态:几乎所有地矿实验室的设备均可承接珠宝测试、鉴定任务,珠宝鉴定机构势呈雨后春笋……地矿专才的加盟,是新中国珠宝行业蓬勃发展的强大推进器。有人评价:闫女士是“中国珠宝玉石学的启蒙者”。

作者(前排左3)在北大地质

我也凑趣,应邀到某些地矿学府,从国际贸易角度向年经人宣传:珠宝是一个“钱”途远大的专业……

1990年,《中国珠宝首饰》创刊,这是新中国第一份珠宝首饰杂志,我任社长兼主编、开辟专栏“闫女士信箱”,为广大群众释疑解难,普及珠宝首饰知识,加之首次以大幅美女照封面,亦属开山之举,其轰动效果不言而喻……

同年,我们夫妇共同编译的《宝石鉴定手册》出版:以表格形式列明各类珠宝的有关数据,并标明英、德、俄、日文名称,为方兴未艾的珠宝首饰业插上了科学、理据的翅膀……

笔耕至此,我忍不住要啰嗦两句:我们原本命名《珠宝鉴定手册》;出版社擅自改为“宝石”,这恰恰暴露了不少地矿背景珠宝学者以偏概全的通病:用无机珠宝淹没了有机珠宝。当时,可以理解为:我所谓的“历史的误会”仍在延续。然而十六年后,中国的珠宝首饰行业已繁花似锦、《珠宝玉石学GAC教程》正式发行,该病症仍堂而皇之;为此,我与权威者有过戏剧性的交流,以后将另笔……

《中国珠宝首饰)创刊号

地质出版社的王章俊同志请我协助其策划一套精装版丛书:我俩分别编撰了《珍珠鉴赏》、《宝石鉴赏》,并推荐奥岩、赵永魁先生分别编撰了:《翡翠鉴赏》和《玉器鉴赏与评估》。这大概是国内最早的此类精装。

日后,闫女士参与了中宝协教育委员会,与最早涉足珠宝事业的几位矿物学者们合影留念,他们后来都桃李满天下……

改革开放释放了对“美”的向往、激发了对珠宝首饰的追求;随之,众多媒介亦不惜为“第一个珠宝鉴定师”贡献出版面;她一时间似乎颇具“明星范儿”,乃至中国最重要的媒体:CCTV 1亦专题予以报导。

1994年3月7日国际妇女节前夕,晚七时新闻联播后的“神州风采”特意介绍了:“中国第一个珠宝鉴定师—闫一宏”;紧接着,该台又以其为主角摄制播放了专题:“走进珠宝世界”……

《珍珠鉴赏》

《宝石鉴赏》

《宝石鉴定手册》

出镜最多的照片,背景系高德鉴定所标识

二、奔驰、宝马

公司成立不久,某个场合见到机械总公司老总程继贤,虽然部属各总公司级别相同,但老总本人的行政级别、资历、能力、威望相差甚远,而程总无疑首屈一指;他多次出访德国,我为他翻译过几次重要会谈,深为他的睿智、慈祥而风趣的长者风度所折服,甚至曾答应:回国后投奔于他……

很久未见,我急步迎过去四手相握,他仰身慈祥地笑着:“你的事情,我知道,不错!能把小生意,搞出了大动静……”我连忙:“哪能跟您比……”他立眉打断我:“不、不能比,我花外汇;你赚美元,这更重要!”未等我开口,他诡谲地拉我入怀:“听说,客户赠送汽车的审批权将被取消,机不可失,到部里跑一跑:好好武装一下你的新公司……”接着眨眨眼告诉我,应该具体找谁,甚至答应:必要时,将助我一臂之力……

“欲其工,必先利其器”,程老总激发了我潜伏已久的“车魔”:机会稍纵即逝:必须抓住,为“Sino Gem”、为自己,装配现代化的利器!如今,“私家车”已是众多家庭之必配;然而,那个年代,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公车,而我似乎与汽车有特殊的“缘分”,所以就拥有了自驾的类似私家车的专属公车。客观地讲:汽车为我的珠宝之途绘画出了极其特殊的风景线;在那个年代,俩口子开着高级轿车上下班,实属奇葩,必须,从头讲起:

1972年赴德前,同期十几个外派人员集训,李强部长来“训话”,大家都很激动,因为他绝对是传奇式人物:上海地下党时期身为周恩来、陈赓直接领导的除奸队队长;上个世纪60年代初,电影《51号兵站》曾风靡一时,其主角:红、白、黑三界通吃的“小老大”,原形人物就是他;留学苏联,成了无线电专家,并发明了拉管天线,所以苏联称之谓“李强天线”。文革一开始,他就穿上了一身不合体的黄军装,尽管军帽时常歪斜;各路人马在他面前,均不敢造次,正因为别的部长有所不方便,不善言词的他才被“赶鸭子上架”来训话……

秦敬三参赞(左1)作者(右1)

程继贤总经理(左1)作者(左2)

邱武仁(前排右1)和部分受益者

一口南方普通话简明扼要:外事工作很重要,毛主席教导:干部是决定性因素。外贸干部更重要,做好工作,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伟大、光荣任务,必须“三会”:会外语、会开车、会电脑(称电子计算机为“电脑”,他应是先驱)。国外条件好,一定尽快成为“三会干部……”此后,李部长的“三会”成了我的“遮阳伞”或“挡箭牌”……

临别逐个握手时:“你是德语,去西德,比东德强,科学技术先进,德国的‘奔斯’牌汽车比美国的还好……”我认真地笑着点头,我知道,当时只有他和外交部长陈毅的座驾是德国的“奔斯280”。

到德国赴任后,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大众”,实践了李部长的“两会”。不久,程总赴德购船,我陪同翻译;一开口,他就感谢对方赠送的“奔斯”汽车,见我诧异,他泄露内幕:李强部长主张:交易活动中,买卖双方互赠礼品是国际惯例。而从德国获“奔斯”为礼,则是顺应李强部长,从而弥补了外事用车的缺口;外贸部就有了审批客户赠送汽车的权限。当时,国内的“奔斯”车,多属外交、外贸事用。周总理特别关爱李强:穿上军装,就是周的意思,因李是军委委员,且负有特殊任务……

德国“奔斯”车牌,在国内叫得很响;到了德国,面对满街跑的车,却无人知晓。我陪秦敬三参赞参观工厂总部才明了底细:厂名,“戴姆勒·奔斯”,系两个发明家的名字联署;但车牌“梅赛德斯”是该车首位买家女儿的名字,所以在德国只称:“梅赛德斯”。与该厂领导座谈:他们十分希望通过使馆扩大宣传、促进中国市场;我们表示:“梅赛德斯”,叫起来,不响亮,用女人名字也不适合中国人的习惯;港、澳、台华人称其为“平治”,有点莫名其妙!我们称其“奔斯”只取了半个厂名,不如:干脆叫“奔驰”既响亮、内含又丰富。稍加解释后,他们击掌赞同!

由此,我与“奔驰”结缘,多次应邀到赛车场试手飙车,逐渐被培养成了“车魔”;德国高速路上基本不限速,我以高速开快车为乐;在不莱梅四年,座驾是“奔驰200”和大使、参赞待遇相同。

“Sino Gem”创立后,珍珠改为多口岸经营,颠覆了旧有的产销格局,日本客户急切邀我访日;真是天助神佑,实现程老总的启迪,目标就是日本的珍珠军团,立即赴日,此行对珍珠至关重要,先按下不表,只谈汽车……

直接找到老朋友邱武仁先生,他一直经营草、柳制品,制作榻榻米的优质兰草就是经他引进的,并曾多次赠送加工设备,是我之前发展的首家珍珠侨商。他十分爽快:没问题,我来组办,你只对我一个人!

随后,每家“Sino Gem”分支均获一辆丰田“皇冠”,而成为当地“翘楚”;我在北京开出了首架丰田“巡洋舰”大吉普,在当时难免有招摇过市之嫌,且颇有微词;我则以李部长的“三会”为由,号召员工考取驾照,并予以报销学费。

美最时先生来访时,我开车接送;他对日本车斥之以鼻,表示按原合资公司规格赠送一辆“奔驰200”,我选择了最小号的“奔驰190”。到手后,将车头的三星标志取下,因车型小巧而不再引人注目;然,德国车的技术性能大大高过日本车。在当时,应属北京街头唯一的小巧“奔驰”。

上海钻交所现任总经理林强先生,当时的角色相当于办公室主任,他以上海人的精明设法搞了一台二手(也可能是三手)“大奔”,作为行政用车,并专配司机,以至有人说他:“比老板还神气”,后来又联系上了德国“BMW”(宝马)汽车驻香港代表:意欲进入中国市场,以合资形式与我们搞了一个维修厂,从而进了一辆高级“宝马750”挂上合资专用黑牌,应属早期进入中国的高级“宝马”。我的座驾由小“奔驰”变成了大“宝马”;机场高速路修好后,我时常在夜间上路,高速飙车过过瘾……

使馆座驾“大众”

我和“奔驰190”

1986年,外贸形势不好,计划会议期间,我提议:为鼓励员工,年底超额完成计划部分,公司与员工“7:3”分成发奖金,领导首肯。我如实召告,群情激奋而干劲倍增,超额甚巨。年底,领导收回承诺,不许发奖金!次年初,我向员工检讨、道歉,但宣告:为各部门经理配备刚上市的天津夏利两厢车一台、公司员工每人一个BB机,一时轰动“朝野”,纪检立即介入,我以李强部长的“三会”搪塞。纪检认为:有“公车私用”之嫌;三日后,夏利改头换面:两侧标明“Sino Gem”,以至于时常有人问:是否搞了一个出租车公司?我:“哈、哈、哈……”

我很清楚:汽车,对“Sino Gem”的业绩功不可没;然,也引发了诸多微词和非议,尤其是对我个人,甚至某种程度地影响着我的“官场作为”,有人暗示:过度招摇,影响升迁……必须承认:我的“车魔”心态折射出了我性格中的优与劣,俗语曰“本性难移”……特意专题记录在案!(待续)

何乃华

1966年毕业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从事国内外与珠宝首饰有关的业务。1981年被派往德国,任中国首饰有限公司(中德合资)总经理,该司是中国政府在境外开设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期间在德国珠宝学院进修并获得有关珠宝首饰评估、鉴定资格证书。

1984年奉调回国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珠宝首饰企业——中国珠宝首饰进出口公司,并任总经理至1996年。期间参与了国家有关珠宝首饰行业政策以及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将珍珠和钻石定为一类出口商品,从生产到销售均由该司独家垄断经营。由此,中国珍珠生产迅速超过日本成为“珍珠大国”;钻石加工规模不断扩大,技艺不断提高,并形成了为业界称道的“中国工”。

1985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个珠宝首饰行业社团——中国珠宝首饰进出口协会,并于1992年将其与新成立的中国宝玉石协会合并;1986年,在广州开创了“中国珠宝首饰交易会”,并由真人配飾在“T台”上表演,开创了中国大陆模特走秀之先河;1994年11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珠宝首饰展”和首届“珠宝高层论坛”。

1995年在希腊国际珠宝联合会(CIBJO)年会上,何乃华先生据理排除了某些大国的干扰,使我国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并成功地修改了该组织有关珍珠标准中不利于我国产品的内容。同年,被推举为新成立的世界珍珠协会主席。

创办《中国珠宝首饰》杂志并任社长兼主编,编写《宝石鉴定手册》、《珠联璧合》、《珍珠鉴赏》等书籍。

何乃华先生是首批获得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高级经济师以及高级国际商务师资质的专门人才。几十年来,行走过数十个国家,脚步遍及世界所有珠宝首饰重要产、销地,与国际业界建立了广泛、深厚的关系。

时任外经贸部部长的吴仪曾称其为“中国珠宝大王”,业界某些同仁则称其为“中国珠宝第一人”。

现任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执行会长、世界珍珠协会主席、香港珍珠商会荣誉会长、香港宝石厂商会荣誉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鉴定评估中心主任、《中国宝玉石》杂志顾问。

猜你喜欢
珠宝首饰珍珠珠宝
“小珍珠”
丢珠宝的人
珠宝首饰设计与加工工艺相结合的必要性研究
珐琅工艺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为了喝到珍珠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钻石镶嵌的标杆企业 百富隆愿与业界同仁携手开创珠宝首饰新时代
珠宝被劫案
珠宝鉴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