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的妙处

2019-03-27 11:48张美娟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妙处汗珠教导

张美娟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有天鹅要到来,想拉弓箭把天鹅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不如前一个人,难道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选自课文《学弈》)

我先说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是一则文言文。今天我们不说这则文言文的字词该怎么理解,而是说一说这则文言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阐明所想表达的道理的。看《学弈》的译文我们知道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自然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从而告诉大家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同一个老师,教的内容也一样,而学习的两个人智力差不多,唯独学习态度不同,简言之就是除了两人的学习态度,其他条件都一样,因此结果不同的原因显然就是因为学习态度了。“援弓缴而射之” 这一句写后一个人学弈时的表现,他虽然看上去在听弈秋教导,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天鹅,与“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形成了鲜明对比,使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这就是对比的妙处。对比是指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或事物拿来比较,这样写可以突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比如对某些事物的赞扬或是对某些事物的贬低,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感受。

你来写

碗,又掉了下来。……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邊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选自《顶碗少年》)

小小提示

同学们,你知道在这位少年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吗?他为什么“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为什么“不知所措”了?听了台下观众的话语,他会怎么想呢?那位白发老者的举动又给少年带来了什么呢?

猜你喜欢
妙处汗珠教导
大扫除
汗珠表情连连看
寻找小汗珠
我想要的教导
公开表扬的妙处
探寻字源妙处多
撒谎
东北抗联教导旅在苏联组建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