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勿忘

2019-07-15 01:03段思宇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老腔乡音方言

段思宇

自古以来,中国疆域就很辽阔,民族众多,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方言是一种内涵丰富且趣味十足的语言。举个例子,中国人大多喜欢聊天,而“聊天”这个词在不同的地区说法也不同,四川叫“摆龙门阵”,在北京却叫“侃大山”。它们各有其来历,大意相同,也有些微的差别。

方言这种文化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我们都背诵过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人早年背井离乡,在双鬓斑白时才回到故乡,这时容颜已变,唯一不变的只有那一声声湿软动人的乡音,让久别的他感到是真的回到了属于他的地方。

由此可见,乡音不仅是一个地区的特色语言文化,而且是那一缕缕藕断丝连的乡愁,一种深结于心的文化归属感与民族认同感。倘若我们哪天背井离乡,在异国他乡的街头忽然听到自己家乡的方言,那种无法言语的感动和简直令人热泪盈眶的思绪就会立刻涌上心头吧。

不过,我们如今却面临着一些方言即将消亡的尴尬状态。

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讲方言的人也越来越少,而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如果一种方言使用得越来越少,它就难逃衰亡的命运。

另一方面,国家要求普及普通话,其目的是方便人们的交流。可是,随着讲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如何保护方言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其实,很多历史悠久的演唱形式比如“老腔”也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处境。“华阴老腔”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之所以重新引起人们重视,是因为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有一篇讲述老腔的文章。该文章激起艺术界、文化界的许多人对于“老腔”的感怀。歌手谭维维也有一首以华阴老腔为演唱形式的歌曲《给你一点颜色》,被传播得很火。有人甚至将“老腔”请上了“春晚”舞台。

传统的乡土方言与“老腔”在本质上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那么,为了使乡土方言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被人们所珍视,从而一代一代流传下去,也可以依靠文艺界的宣传与推动,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了解到方言是一种优秀的、值得我们传承的语言文化。更好的方式则是,将方言及其代表的文化与现代一些新的艺术文化形式结合,给乡土方言注入更多的时代活力与精神内涵。

就像一道用传统工艺腌渍的菜肴,其容器的底部可能结晶着部分去年的盐粒。不同于新盐的洁白,它因为时间的积淀而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和金黄的色泽。

中国的乡土方言也該如这陈盐一般,历久弥新。愿“乡音无改鬓毛衰”等由乡音带来的动人与温暖永远留存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嘴边和心底。

(作者系湖南省湘乡市一中617班学生)

猜你喜欢
老腔乡音方言
老腔新韵绕梁来
有些水声,像乡音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老腔的颜色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华阴老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乡音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