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型父母错在哪里

2019-08-20 08:09张驰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过度世界游戏

张驰

有个患者,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事情,他的父亲总能找毛病。这让他非常烦躁——既然我做的所有事情,你都能挑到错,那索性什么都不做了。如今他30多岁了,仍然被父母养着,他不想跟这个社会有任何联接。父母早上醒来的时候,他开始睡觉,父母晚上下班回来,他进卧室打游戏。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日复一日地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

这名患者的父亲是典型的专制型父亲。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极其严格,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他有权利这样做。他们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尊重孩子的天性。他们在行为上也粗暴,对孩子过度的控制就像一只無法挣脱的铁桶,孩子无法逃脱其束缚。

这名父亲用他的专制扼杀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当孩子左冲右突依然无法实现自己愿望的时候,就会安静下来,并开始退缩,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因为父母没有给孩子温暖和关爱,孩子成年后也无法爱别人,会产生自卑心理,内心懦弱,并用冷漠消极的情绪回应世界。

专制型父母影响下的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的一个迹象,通常是他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在学习方面,当成绩无法达到父母要求时,他会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每一次考试都加深了他的这个看法,这让他上课的时候无法集中注意力。

在学校和班级里没有归属感,回到家中也被父母极力贬低。孩子或许会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再有出息,陷入成长的困境。

他的养育者对他的看法,内化成他对自己的评价,久而久之就灰心丧气,并在专制型父母的高压下形成了孩子的人格系统。他不是通过成功完成别人交给他的力所能及的任务来获得对自己的肯定。在他的心里,他认为自己永远无法与别人竞争。这种无能感和无力感,让他深信自己低人一等。当他在学习上找不到存在感的时候,他的目光就会转向游戏,在虚拟的世界当中打打杀杀,释放出体内的力比多。

在游戏里,他会得到及时的奖赏,激战中的酣畅淋漓,加之分值不断提高,让他感觉得到了肯定。当玩游戏占据了他的整个生活时,学习成绩自然一落千丈。慢慢地,父母也感到无力回天,由他去了。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习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最初是从父母那儿习得的,父母的过度否定,过度控制和贬低,让孩子感觉到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自己是不可爱的,别人是不可能接受自己的,于是他躲在游戏里作为一种防御得以生存下来。

如果说孩子是一棵小苗,那么家庭就是一块土壤,一个孩子的成长,不论是在父母的保护下进行,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展开,关键是让孩子得到正确的教育,正确地塑造孩子的人格。

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用严厉的言辞摧毁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到了孩子青春期以后,面对开始逆反的孩子,突然换上另一副表情,变得和颜悦色。父母态度的突然改变,让孩子一开始并不相信他们的父母是真诚的,甚至怀疑父母的目的。孩子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和父母建立关系,信任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父母没有耐心,孩子的质疑又惹怒了父母,导致孩子和父母关系再度僵化,如此一来,孩子的敌意、叛逆、无法跟人建立关系等很可能会伴随他一生。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统一体,他表现出来的症状,只不过是这个统一体的构成部分。结合孩子的家庭环境进行分析,才能厘清他某些偏差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这一点来看,专制型父母的教育,其结果可能是毁掉孩子的一生。

猜你喜欢
过度世界游戏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当下流行“过度病”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