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界展览的“持续反YING”

2019-08-20 08:09刘佳璇
瞭望东方周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南极议题美术馆

刘佳璇

盛夏的7月,北京山水美术馆“持续反YING:环保可持续 × 艺术跨界展”的展厅中,常能看见亲子观展的场景。

这场展览于2019年5月25日开幕,展陈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34位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囊括了视觉艺术、装置艺术、雕塑、新媒体互动艺术等形式,许多作品都是由艺术家运用废弃材料驻地创作而成的。

随着全国范围内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加速推进,其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社交话题。

这场展览与热门话题“不期而遇”,但艺术家们的作品却试图引发人们对环境议题的“冷思考”——从光污染、水污染到垃圾围城,现代城市常常以环境为代价进行运转。

据悉,这场为期三个月的展览,迄今已吸引一万余人次观展。“对于环保议题,与言语上的宣传相比,我认为艺术带给人的冲击力更强。”本次展览的联合出品方北京晨生品牌管理顾问合伙企业总经理徐照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把问题摆在这里”

艺术家尹秀珍用白色针织布料制成一个个软垫,组成南极洲的拼图放置于山水美术馆门前,观众可以将这些软垫带走。软垫就像南极冰川,被观众“瓜分”的过程,模拟了南极冰川的消失,直观呈现出人类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影响。

软垫就像南极冰川,被观众“瓜分”的过程,模拟了南极冰川的消失,直观呈现出人类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影响。

尹秀珍将这个行为装置事件命名为《南极》:“我们把《南极》摆在这里,就是把问题摆在这里,我希望能有一个持续的影响。”

“持续反YING”中的“反YING”,一方面指艺术家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议题的觉察和反映,另一方面也指观者的反馈与回应,如反思或行动。

在“持续反YING”中,艺术家徐冰带来了名为《背后的故事》的绘画装置。

从正面看,《背后的故事》是两幅中国古典山水画。走到装置背面,观者则会看到一个开放的灯箱,箱内是废旧的编织袋、塑料袋、纸张和干枯植物。山水画的恬静氤氲,原来是这些废弃物的光影效果。

废弃物的杂乱,与山水画的意境形成强烈反差,让《背后的故事》成为展览中震撼力最强的作品之一。

徐照介绍,选择将环境议题和可持续发展议题作为展览主题,是为了让大多数观展者感觉“更易贴近”。

“生活在城市中,常常看不见生态问题,提起‘环保,有的人会感到遥远和抽象,我们希望这场展览给观者一个沉思的时间和空间,思考我们面对着什么、能做什么。”徐照说。

美感与反思

山水美术馆外的广场上,起伏着几座由72000个废弃光盘组成的人造“丘陵”,这是法国艺术家埃莉斯·莫林(Elise Morin)与建筑师克莱门斯·艾利亚德(Clémence Eliard)合作的装置艺术作品《废弃的景观》。

2011年,两人于巴黎展出了《废弃的景观》系列首个作品,引起广泛关注。

除了惊叹于作品带来的视觉美感,人们也会想起光盘作为存储和传播介质的时光。同时,也有人联想到,科技飞速发展的另一面,是电子产品迅速迭代导致的工业垃圾激增。而《废弃的景观》,也暗指城市化进程带来无尽的消耗。

埃莉斯·莫林认为,光盘上致癌的聚氯乙烯塑料保护层因可降解度低,廢弃后将持续对大自然产生威胁,而专业的废弃光盘回收处理方法在很多地方仍无法推广。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引起人们对此的重视。

以色列艺术家的作品《黑色田野》

这场展览中,以废弃物为素材创作的作品还有很多。

美国艺术家萨缪尔·格林(Samuelle Green)在北京收集了大量废弃课本,将书页重新组合,构造出了一个犹如钟乳石洞的景观空间。

美国艺术家奥罗拉·罗布森(Aurora Robson)的作品《如水一般》,由她在费城7所学校收集的塑料瓶组成。过去的12年里,她一直致力于拦截塑料垃圾,并将其制作成艺术装置作品,她希望这样能够改变人们对于垃圾的看法。

对于未来生态环境的改善,参与展览的艺术家们并不全部报以乐观的态度。

有的艺术家认为这需要各国都正视污染问题,改变以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美国的艺术家组合CHIAOZZA则认为,即便艺术家不遗余力地思索材料循环、能量转换以及其他环保问题,也很难说自身对环境现状作出了哪些实质性的改善。这可能是每个人类个体都面临的困惑。

为环保实干者发声

“持续反YING”一楼展厅的一角,放置着两张躺椅、一张茶几和一盏立式灯,看上去是一个并不起眼的“休息区”。实际上,这些家具是用废弃的摩拜单车零件重新加工,由摩拜产品团队和德国设计工作室 YUUE共同制作的。

“在共享单车堆放成灾的时候,这种再利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徐照说,她希望这些家具不仅是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而是可以走向量产的未来。

徐照认为,目前很多中国企业都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有的企业更将环保事业作为发展目标。

“但是,公众对环保企业为我们城市生活付出的努力还不够了解,我也希望这个跨界艺术展能成为‘环保实干者的发声渠道,让公众了解他们在做什么。”徐照透露,展览正准备与一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合作,推出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分类的流程。

“持续反YING”也吸引了公益教育活动的入驻。展览主办方对其只有一个要求:主题一定要和环境议题、可持续发展议题相关。展览开设了公益教育区,2019年6月已举办9场公益教育活动,7月仍将持续。

“山水美术馆选择‘持续反YING这样一个与环保、可持续发展、艺术与科学跨界密切相关的展览,表达了我们的期待和立场。”展览联合出品方山水美术馆馆长孙悦介绍,“展览开幕至今,我们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普通百姓、艺术家、学者、企业家、外交家,都在这场呼吁关怀人类命运的展览中受到感染和震动。我希望‘持续反YING能够走向中国的每一个城市,让中国人在艺术的浸染中收获关于环保的知识,也收获感动。”

猜你喜欢
南极议题美术馆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美术馆
难忘的南极之旅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畅游南极之乔治王岛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我们的南极长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