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当老师?

2019-08-20 08:21王润青齐欣媛沈佳梦高恩惠周延
教师·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影响因素

王润青 齐欣媛 沈佳梦 高恩惠 周延

摘 要:本研究以更好促进地非师范生进入教师行业为目的,以“了解非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为切入点,以J大学为例,使用问卷法及访谈法了解非师范生选择教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非师范生选择教师行业时,职业因素占主要地位,自我因素占重要地位,客观因素并无显著影响,并根据结论从教资认证制度和学校层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非师范生;教师职业;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7-0125-02

一、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以“专业认同感”的分析维度为框架改编问卷,试测问卷发放50份,回收修正后于2018年4月1日到4月20日,在J大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施测,并统一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17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88.2%。新量表共三个维度(共含五个水平):教师职业因素、自我因素(自身经验和自身价值观)以及客观因素(就业现状和重要他人)共22个项目,问卷采用Likert5点法计分,即非常认同为5分,比较认同为4分,一般为3分,比较不认同为2分,非常不认同为1分。由于选取样本对象范围狭窄,须是非师范生同时又是想从事教师行业的在校大学生,因此样本收集困难,收集量较少。故结合问卷法和访谈法,选取15人为访谈对象进行深入访谈。

(二)研究过程

(1)对调查对象进行人口学统计分析。男生占36.7%,女生占63.3%;大一和大二为主,二者合计达90%;专业理工类占43.3%,其次是人文社科类,占36.7%。问卷的具体人口学特征(见表1)。

(2)在校非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原因的描述性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三个因素的标准差较小且比较稳定,均维持在1.00左右,说明样本对象对三个因素的态度较为稳定。教师职业因素的均值最高,稳定在3.3左右,自我因素和客观因素均值相差不大,客观因素稍高于自我因素,说明教师职业因素的影响最强。

(3)选项上的勾选次数的显著性分析(见表3)。对7~22题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因素和自我因素均有4个项目存在显著性差异,客观因素没有题目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研究结果

1.非师范生选择教师行业时,职业因素占主要地位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职业因素的均值最高,同时有四个项目在选项勾选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可说明非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时,职业因素占据主要地位。

2.非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时自我因素占重要地位

调查结果显示,自我因素在均值上与客观因素相差不大。但4个项目在选项勾选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得知,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喜爱占重要地位。访谈结果也显示,“对教师职业非常敬仰”“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教书育人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喜欢和学生打交道”等原因是促使非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的重要因素。

3.非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时客观因素无显著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客观因素在选项勾选次数上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外界客观因素并无显著影响。访谈结果也显示,个别学生会因父母从事教师职业而“对教师职业有一定的向往”,或者因曾经的老师留下的比较坏的印象而产生“我以后的孩子一定不能遇到像这样的老师”的想法,但这些想法还不足以促使其选择教师职业。

二、讨论

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得出:教师的职业因素,非师范生自身的经历、认同感等方面的自我因素对其选择教师行业有重要影响,下面具体阐述出现这些影响因素的原因。

(一)教师职业因素

1.教师待遇薪资水平不断提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并且要不断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充分有效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绩效。教师的待遇薪资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社会福利也相对全面,自然也会吸引一些非师范学生从事教师职业。

2.教师就业相对稳定

《中国青年报》曾对大学生就业的标准有过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择业时有31.6%看中的是“工作稳定性”。尽管近年教师入职面试难度在不断增大、门槛逐渐提升,且教师也不再是“金饭碗”而是采用合同制。但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教师职业仍然相对稳定,不容易被调岗,在经济出现不景气时,也不会因企业收益不好而面临下岗等问题。

(二)自我因素

在大学期间,即使是非师范类学生也常会选择家教、教育机构助教等兼职来补贴学费和日常生活的开销。也有些学生会利用假期时间,前往教育落后的贫困地区,进行支教等活动。这些经历让非师范类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实际教学讲课的经验,这种自身经验的获得让非师范类学生有意愿去参加教师资格证的考试,甚至走向教师行业。非师范生对教师行业的认可度高,向往教师职业。如他们受家庭环境影响,从小就有着要当一名教师的梦想,认为职业可以实现其人生價值;或者因大学期间的家教、支教等教学经验,认同教师职业的魅力,认为自己可以在教师职业中获得成就感。

三、建议

(一)健全教师资格培训及认定制度,规范教师队伍选拔秩序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职业因素占主要地位的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分非师范生认为教师资格认证相对简单。但是教师承担教育学生的重任,其自身也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培训及认定不应马虎大意,理应得到相应的重视。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就要在教师资格培训及认定上严格把关,不断健全相关制度,逐步规范选拔秩序,让真正有志于教育的人才走上教师岗位。一些教育机构可以为非师范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机会,让非师范生在入职前也能体验到真实的课堂环境,并进行相应的考核。

(二)开展多种类型的选修课,加强对在校学生的职业选择指导

根据调查研究反馈,部分非师范生选择进入教师行业是因为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向往和敬意,但同时非师范生学校开设师范相关选修课并不多,导致非师范生在选择教师职业时缺少必要了解,而自身专业学习任务重,这让非师范生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且每个人存在性格和能力的差异,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进入教师行业成为教师。

因此各高校在开设必要的专业课的同时,也应开展多种类型特别是师范相关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平衡自己对职业兴趣的追求和对必要现实条件的需求的问题,以保障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潘志琴.“非师范类人员”进入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对江苏省常熟市中小学任用现状的调查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张燕华,郑国民.非师范生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前置条件探讨与政策建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6):88-92.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影响因素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开放大学战略下电大教师职业素养探析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