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消防治理特点 消除科研安全隐患

2019-09-10 07:22刘治岐王嘉
消防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消防安全安全管理

刘治岐 王嘉

摘要: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科技支撑,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担负着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工作,为了保障农业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旨在探讨科研单位消防安全隐患及排查机制,提升科研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方式,针对现行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以消防安全为主要分析内容,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梳理农业科研单位现有的安全管理问题从而引出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消防安全;隐患治理;安全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承担着乡村振兴科技服务于支撑。农业领域的科学研究需要众多的条件保障,如实验室、办公室、生产车间、試验基地、变配电室等,受多种不安全因素影响,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污染等。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下,不同程度地增大了消防安全防控与监管的难度。

一、农业科研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容易疏忽的问题

(一)电路连接混乱,违规使用电器。一是电线线路老化,电线裸露,或私接乱拉电源线;插线板老化、松动,或插满电源插头,超负荷使用,或插线板未固定,放置在地面上,插线板周围放有可燃物;下班或实验结束后不断电、不关灯、不关闭用电设备;二是违规使用电器如电磁炉、取暖器等,或将电器如微波炉、烧水壶、打印机等放置在地面上,或电器用电负荷过大,与线路不匹配,用电保护不完全。

(二)灭火器械有损,消防设施故障。一是灭火器配备不足,或灭火器超过期限,压力不符合要求,部分灭火器筒体外形锈蚀,橡胶管老化,接口松动,喷嘴、压把、阀体等损伤、锈蚀;二是消火栓箱体玻璃破损,枪头、阀门锈蚀;消防水龙带硬化、损坏或丢失;消防栓生锈或破损,不出水;消防管道漏水,消防阀门锈蚀,消防水泵常年失修,阀门和机械生锈,出水口阀门不能启动;消防控制柜、自动消防泵、消防联动平台故障,烟感探头故障或未安装感烟探测器;消防指示灯、应急灯、安全指示牌不亮;消防喷淋泵无法启动或喷淋泵水封漏水;自动消防广播和消防电话不能正常使用;消防设施被他物围堵。三是随意占用公用通道,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安全通道堆放实验材料、杂物、报废设备、鼠笼、空纸箱等,楼层防火门无法正常关闭。

(三)化学品管理缺位,杂物垃圾堆积。一是实验物品未按规定存放、使用和管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没有配置存放专柜,或没有及时放入专柜保存,或没有指定专人管理;化学试剂废液存量过多,没有及时处置。二是办公区、试验区杂草、枯树枝叶、纸箱、垃圾等堆积较多。

(四)仪器设备、建筑材料管理松懈。一是实验室大型设备集中摆放,过于密集,不利于运转与维护;实验用气钢瓶没有固定放置,或可燃气钢瓶与点火装置置于同一实验室;老旧仪器设备带病使用等。二是施工工地工程材料或物品摆放混乱,或堆积大量可燃施工材料,如板材、模板、可燃泡沫等。三是私自搭建、乱建简易房,将经营、住宿、货物储藏于一体,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五)制度建设与消防教育不够。一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笼统地用一个办法约束多种安全要素;二是对新入职的科研人员安全知识培训不够,个别人员不会使用消防器材;三是巡查记录不完善,部分时段消防安全无人值守;四是具有教学职能的院所,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学生在宿舍内有吸烟或做饭现象,或宿舍物品摆放凌乱。

二、结合农业科研单位实际治理消防安全隐患

(一)规范电线电路,杜绝违规电器。按照用电技术规程连接电线电路,更换老化电线和裸露电线,杜绝私接乱拉电线,禁止线路超负荷运载;更换老化、松动插线板,固定插座,不要将插线板随意放置在地面上;插线板周围严禁存放可燃物;电器用电负荷应与线路匹配,不要使用如电磁炉、取暖器等电器,更不应该把电器放置在地面上;下班或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断电、关灯、关闭用电设备,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二)配优消防设备,提升消防设施。按照消防规定和要求配足灭火器,更新过期或压力过低的灭火器,保证灭火器筒体无变形、锈蚀,橡胶管无老化、断裂,喷气口无堵塞、损伤,喷嘴、压把、阀体等无损伤、锈蚀;更换硬化或损坏的消防水龙带,清洗锈蚀的消防阀门,更换生锈、破损、不出水的消防栓;检修消防控制柜、自动消防泵、消防联动平台、烟感探头、消防指示灯、应急灯、安全指示牌,安装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检修消防喷淋泵、自动消防广播和消防电话,防止发生系统故障;严禁占用消防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通道,清理堆放的仪器或杂物,保证通道门或楼层防火门正常关闭。

(三)严管化学用品,清除杂草杂物。按照规定存放、使用和管理化学品,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统一存储和管理,配置存放专柜,专人负责,定期检查,防止流失或泄漏;及时处置废弃的化学试剂;清理办公区、试验区的杂草、枯树枝叶、纸箱、垃圾等杂物;保持实验台和仪器设备的清洁、整齐。

(四)维护仪器设备,规范建筑材料。大型科研仪器使用要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摆放合理、有序;实验用气体钢瓶应固定放置,避免气体钢瓶与点火装置同处一室;淘汰老旧落后的仪器设备;施工工地工程材料或物品要摆放整齐,禁止使用可燃泡沫等建筑材料;严禁私自搭建、乱建简易房,更不允许经营、住宿、货物藏储于一体,杜绝安全隐患。

(五)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消防教育。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整的消防设备管理与使用档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加强新入职人员消防知识培训;教育学生不要在宿舍内吸烟或做饭,教室、宿舍消防安全应由专人责任;开展警示教育,及时通报安全方面的案例,做到警钟长鸣。

三、突出农业科研单位消防安全隐患治理特点

(一)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建立“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岗位责任人”的安全层级管理,明确分工,细化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安全,人人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和各部门通力协作、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机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彻底查、反复查,确保消防安全隐患治理扎实有效。

(二)集中排查,专项治理。围绕防火和化学品管控等,重点抓好实验室、办公室、配电室、试验基地、施工场地、生产车间、学生宿舍、出租房屋等部位的隐患排查,对消防设施、电器、燃器等逐个片区、逐个场所、逐个部门清查登记,多层次、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分类监管,及时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全程跟踪,严密监控,督促整改;对重大隐患要限期整改;不能保证消防安全的单位要坚决停业整顿,实行安全责任倒查和“零容忍”。

(三)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消防安全检查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勤过问、勤督促、勤检查。定期检查用火、用电管理落实情况、消防设施完好情况、安全隐患整治情况、职工安全意识情况;不定期排查消防设施、化学品管理、实验设备等安全隐患;在节假日前和重大活动期间,重点抓好安全隐患排查,针对单位消防安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

(四)领导带班,巡查值守。在元旦、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和高温、汛期、冬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实行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开展巡视检查,对重点部位实施24小时巡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情况,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反应。建立部门每周自查、检查小组月底抽查、领导小组季度全面检查的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整改措施。

(五)严格监管,强化责任。将消防安全列入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确保每一件工作都有牵头部门、有责任人、有时间表,各项措施都能落实到位;加强重点部位、重要节点的安全防范,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和监管责任,通报批评存在安全隐患的课题组和班组,通报消防安全检查和评比结果,使其作为部门和个人年度考核评优的主要依据。

(六)加强演练,保障安全。成立单位义务消防队或应急消防小组,配备应急消防器具,分部门、分层次组织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尤其对新入职员工和学生开展消防技能训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和火灾发生时的自救及灭火方法,熟知安全生产工作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提高处理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投入消防专项资金,改造消防设施,安装符合规定要求的消防监控系统和防火系统。

四、加强农业科研单位消防安全隐患治理工作

(一)牢固树立消防安全理念。从农业科研单位查出的隐患和风险点来看,大部分集中在电路与电器、易燃物与建筑材料等方面,并非象消防设施维护与保养等一些环节多、解决难度大的问题,这些稍加重视就能整治的问题反而作为安全隐患留存了下来,說明单位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要牢固树立消防安全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消防安全工作,增强风险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常抓消防重点部位与环节。农业科研单位设施众多,消防范围广,如实验室、办公室、试验基地、建设工地等,隐患和风险点也相对较多。因此,要紧盯重点部位和重要节点,如变配电室、机房和试剂、化学品等,跟踪检查。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统筹兼顾,夯实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不断提高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

(三)持续推进消防安全隐患治理。从农业科研单位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看,大部分隐患已完成整改,但也有一些难度大的问题还需要下力气持续推进,比如消防设施和建筑类的隐患治理时间跨度就比较长。因此,要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克服困难,破除阻力,对隐患分类评估,明确时间和要求,围绕消防安全目标,注重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确保消防安全治理目标的实现。

(四)坚持消防安全隐患治理“回头看”。随着科研活动的深入,消防安全隐患新旧问题将长期伴存,甚至有些深层次的消防安全问题将逐渐凸显出来,有些小问题逐渐演变成大隐患,有些隐患随着人们注意力的转移往往被搁置了,日积月累变成大问题。因此,要克服麻痹懈怠思想,积极跟进,认真复查,及时“回头看”,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彻底查、反复查,彻底清除发现的隐患,杜绝“检查了,隐患还在”的现象。

(五)建立内部消防安全隐情通报制度。农业科研单位要定期对各部门落实消防安全情况进行评比和通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对于责任不落实、检查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彻底等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据有关法律和制度追究责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隐情和特点,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鼓励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实际、体现特色的整治行动,全面推进消防安全工作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王凤荣,徐群.浅谈科研单位的安全管理[J].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2017,(03):272.

程琳琳,王旭.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J].热带农业工程,2017,(02):80-83.

李亚,王天成,窦军武.科研单位强化班组安全管理的着力点[J].安全,2014,(06):18-51.

殷召飞.澳大利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1):165-167+195.

刘畅,卢琨.农业科研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交接体系探析[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8,(03):14-17.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单位消防安全安全管理
浅析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新发展理念下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基建工程管理路径探讨
农业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