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10 08:49李慧
学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创设情境小学语文

李慧

摘要: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因此我国相关领导人现在也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看重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各方面的培养。小学语文作为启蒙学生思想的基础学科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小学语文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几个观点,以求能对小学语文中的朗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朗读能力;小学语文;创设情境

怎样培养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很多教师正在探讨的问题,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对知识懵懂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于心急,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法问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把具体情境展现到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身示范给学生朗读课文,这样有利于带领学生正确的朗读,还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小技巧教给学生。总之,小学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基础阶段,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重视这项工作。

1 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一个聪明的教师知道并且懂得用合适的方法来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当中,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也应学习怎样才能够使自己的课堂受学生青睐,怎样使教学高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主题设计相应的场景,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进而愿意去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

1.1 使用多媒体设计和教学内容相符的场景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各级教师广泛应用,因为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很多缺点,因此多媒体教学也被广大老师和学生所接受和认同。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也能够通过多媒体来设计一些具体的意境来让学生感受,比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能够提前把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视频准备好,然后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由于视频能够对课文内容有具体的场景体现和更广泛的拓展,因此也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具体情境对课文有更深刻的印象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学生也就能更好的把握课文情感和语调,这样就能够在对课文进行朗读的时候,更好的表现出课文所要传达的情感,也就自然的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1.2 通过音乐感染学生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除了要使用相关教学资料来给学生展示,还可以借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来作为课堂助兴剂,因为音乐本身就会给人带来情感和心灵的触动,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找春天》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刚上课的时候播放一些独具春天特点的音乐,可以使鸟儿争鸣,可以是小溪哗啦的声音,在播放的时候让学生静下心去感受属于春天的声音,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课前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心情,也更好的帮助学生融入课堂,融入课文具体情景,也就更好的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朗读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1.3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演绎

在小学课本里面,很多都是比较简单的一些故事,一般都是通过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小故事来启迪学生,以达到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目的。这些文章一般是简单且有趣的场景,这时候老师可以改变一下教育方式,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分角色演绎。比如在讲解《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愿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老师挑选学生,在课堂上让他们对文章进行演绎,要求他们把握好人物的性格和说话的语气,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演绎,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也能够在演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教师以身作则,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做好示范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如何朗读课文,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抓住文章中的主要情感,要善于表现出文章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比如在读诗歌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表现出诗歌该有的壮阔和优美,在表现人物心情的时候也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表现出人物该有的兴奋和失落或者悲伤。老师要明白一般情况下学生朗读的效果达不到老师的期望可能并不是学生的能力问题而是学生不知道文章中细腻的情感变化该怎样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怎样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一些技巧,也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科学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不能只顾怎样才能让学生读的顺畅,没有错别字,还要注重在朗读的时候要表现课文要传达的情感。想要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水平可以通过教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怎样把握读的速度,需要注意有些词语或者字需要加重语气,以及把握好如何抑扬顿挫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中,可以用好奇和着急的语气来表现小蝌蚪在寻找自己的妈妈的时候的情形,这样可以形象生动的表现小蝌蚪的天真无邪,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根据人物性格朗读表现出具体的情境。这样对学生进行全面且科学的指导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对文章内容情感进行把握从而在朗读中更全面的把课文内容表现出来。

4 重视朗读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朗读,在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之后,让其他组的学生对这个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指出表现好的地方,也要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对各自的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积极改正,还可以对别的学生优秀的地方进行学习,这种方法有效的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改正。还有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加分,对于有待改进的同学提出指导意见并给予一定的加分鼓励这种评价加分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朗读环节当中,也能够更有效的使学生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朗讀教学指导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5 结束语

目前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在找寻适合新时代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我们要对未来的教育有信心,并且不断努力,争取找到更好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78-79.

[2]郭晶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08):188-189.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创设情境小学语文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