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沟通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点要求

2019-09-10 08:55陈玲
学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传递信息渠道学会

陈玲

根据《辞海》的解释, “沟通”一词,原意是指开沟而使两水相通。这里的沟通是群体与群体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和反馈情感、观点、思想和交流信息,希望达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活动过程。沟通看似简单,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沟通要素包括信息发起人、信息接收人、信息、沟通渠道、沟通障碍、沟通环境、信息反馈等。.现浅谈几点在沟通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的要求:

信息的准确性

沟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是信息的准确性。而在信息的传递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减少信息传递的错误率。

一是信息发起者的信息表达要准确,信息发起者运用语言符号和肢体语言在诠释同一内容时,要互相协调,确保自己传递出去的信息和自己想表达的内容相一致,尽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生僻词、网络词,可能在信息发起者觉得用生僻词显示自己文化素养高,增加好感度,减少下一步沟通障碍,但传递信息的目的是要让信息接收者能准确无误的理解到自己传递的信息,不能本末倒置。二是减少传递层次,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会造成信息的缺失或增加,层次越多,信息错误率越高,尽量减少信息发起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节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能说明问题,五六个人从头到尾依次传递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不能说话,用肢体语言依次表达给下一个人,再让最后那个人说出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第一个人向第二个人传递信息时,第二个人还是能猜出80%~90%,第二个人向第三个人传递信息时,第三个人能猜对50%~60%,到最后一个人,他能准确猜出第一个人传递的信息的正确率就只有20%~30%。三是反馈及时,信息传递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必须反馈及时。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信息发起者对信息的传递错误、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过滤等一些人为的因素导致信息失真,及时的反馈能有效的减少信息的错误率和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完整性。特别是在时间、地点、范围等方面,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自己的表述习惯或地方差异,所以在这几个方面更要注意及时反馈。

沟通渠道的选择

沟通渠道是指信息发起者选择发起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也指所依托的媒介物。根据传递信息的差异性,沟通渠道的选择也千变万化。面对面沟通、电话沟通、网络沟通……网络为日常的沟通带来了便捷,但传统的沟通渠道也在发挥着它原有的作用。沟通渠道选择的依据还是从信息接收者常用的沟通渠道出发,如信息接收者习惯于用电子邮件、网络传输、QQ、微信等,那就尽量多的选择网络沟通渠道;如信息接收者习惯于纸质文件、面对面沟通,那就尽量多的选择传统沟通渠道;或根据信息接收者的实际情况,多种渠道相结合。沟通渠道的选择灵活多变,沟通渠道选择的目的却是唯一的:保证信息传递通畅,减少沟通障碍。

学会表达

与人进行沟通,不仅要学会倾听(接收信息),而且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反馈信息)。信息发起者(接收者)不要过分的显露自己,否则容易使信息接收者(反馈接收者即信息发起者)产生反感和戒备的心理。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讲话要做到谦虚诚恳、简明扼要,态度要从容不迫,语气要分场合和对象,以期减少沟通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失真和交流不畅。销售员应该是最会表达的一类人员,他们在你还没进门的時候已经在悄悄地观察你的衣着、表情、行为,再通过和你之间的交谈,基本能清楚你的性格、要求、品味、偏好和心理价位,他们能选择出让你最舒服的方式和你沟通,并提出适合你的购买方案,让你有一个愉快的购物经历。

在语言沟通中能注意以下几个技巧,可以收到更好的沟通效果。一是认同。认同是沟通的基础,只有从心里真的认同对方才能理解并接纳他,在沟通中才能寻找到共鸣,采纳对方提出的意见建议;二是赞美。被肯定是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在沟通过程中,要学会去发现对方的闪光点,真诚地向对方表达你对他的喜欢和赞美;三是感激。可以从物质方面、精神方面、行动中向对方表达感激之情,让对方知道他对你的关照你没有忘记,让他感受到你的感恩之心,从而使沟通变得轻松和谐起来,形成良性循环;四是幽默。幽默能体现出发言者灵活的应变能力、杰出的语言艺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尤其在应对尴尬场合,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钱锡红单位内常见的沟通壁垒及破壁对策.领导科学.2018(03)

[2]曾素梅加强沟通协调提升民办高校办公室工作能力.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 01)

猜你喜欢
传递信息渠道学会
学会分享
舞台字幕与表演不同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论组织中有效沟通模式
学会分享
我也来做中考题
学会尊重
沟通渠道等
渠道转换中的风险控制
分销渠道就是营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