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的渗透

2019-09-10 17:25吴石凤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梯形图形数学

吴石凤

【摘要】: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德育教育运用到小学的数学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教书育人,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这是现代教学的最终目标。但是如何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引进德育教育?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方面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前言:在小学的教学中,新课标的改革中也明确的提出了:“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这也就揭示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逐渐渗透育德教育的教学目标。这也可以看出,现在教学在注重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还注重提升了学生们的思想内涵。

1、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作正确的示范

众所周知,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所以,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很高的素质修养。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才能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好榜样。最简单的就是按时给学生进行教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在课堂上,要做到板书规范,首先就是字迹要整洁清晰。当上课前学生们起立问好的时候,老师也应以鞠躬的方式向学生问好。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大多数都是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老师们从这些简单的小事做起,同时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合适的熏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促进了学生思想境界的发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2、创设情境实现德育的良好时机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有善于创设情境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教具以及实物等有助于学生理解的物件,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将数字和一些图形相结合,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这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接收数学知识,还能有效的学习数学内容。要知道教学也是一门艺术,他的艺术性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运用适当情境引领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通过营造合适的情景,能够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使学生都能认真地进行学习。这样就能让德育在数学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同时在数学课堂上也可以运用一些方法和小技巧,结合着数学的特性和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例如在小学中学习圆周率的时候,可以从历史的角度给学生讲述发明的过程,让同学们明白人们是逐渐认识科学的,只有尚未被发现的科学才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的就是学生们的理性精神,其中育德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种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教学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思维方式上也很抽象。在数学之中,一些概念定义和法则的应用等都是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的。在解题的过程中哪怕只有一个知识点没有想到,也会给解题造成很大的困惑。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对课堂进行合理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知识架构,还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一种不怕困难、敢于接受挑战、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这样还能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努力探索知识的学习态度。

4、结合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探索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研究知识本身的性质,发现其中的规律。像数学当中集合图形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法则,一些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以及带有一定规律的性质性知识点等。比如在梯形面积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梯形纸片,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梯形纸片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图形,让学生们思考这个拼出来的图形和原来梯形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初步对梯形面积公式进行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再把一个梯形分割为多个已学过的图形,并考虑分析这几个分割出来的新图形和原来梯形的关系。然后结合着梯形的面积公式,再次进行组内进行再次讨论探究。学生通过图形的组成和分割方法和两次的探究,对数学知识进行了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还能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还培养了学生们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就是通过这种让学生自己动手,然后进行团队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同学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之中的奥秘。激发学生去探索的动力,树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顽强意志。

5、教师要进行言行示范,以此来引导学生接受教育

在小学教学中,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造成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面性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以老师在学校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以一种十分高尚的行为来影响学生,从而促进育德的渗透。比如,当学生犯错的时候,老师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犯错的原因,然后进行改正。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然后进行改正。下次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争取不再犯。作为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结合着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全面发展自己。

结语: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是现代教学的目标,也是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在小学数学的教學中,通过对于德教育进行合理的渗透,不仅能让学生在小时候就形成一个良好的素质修养,还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在学生以后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现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黄丕银.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地渗透研究[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 15(2):53.

【2】李玉济.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6):67-67.

【3】马赛. 让德育之“苗”在数学课堂“开花结果”——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J]. 中华少年, 2017, 7(1).156-157

猜你喜欢
梯形图形数学
自卑的梯形弟弟
分图形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梯形》测试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