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研究

2019-09-10 07:22时斌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

时斌

【摘要】:近些年来,初中时期的德育管理这一工作越发受到社会重视,通过德育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塑造良好人格,所有德育教师有责任展开研究以及思考,强化德育方面的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初中时期德育管理这一工作的开展策略展开探究,以期给德育教师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 德育教育 管理工作

前言:事实上,德育管理这一工作乃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基础,对初中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伴随经济发展以及时代进步,当今社会逐渐形成了重物质而轻精神这种不良风气,致使初中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对德育管理这一工作加以重视,培养初中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以及人格品质,进而为其未来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改善初中时期德育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注重初中生具有的差异性

在初中时期,多数学生都愿意表现自己,要求自身言行与众不同,想做一些另类的事情来吸引他人注意。然而,这仅浮于表面,并无实质性的进步以及收获。对于此,教师开展德育管理这一工作期间,需对初中生个体特征加以充分考虑,结合具体情况,注重初中生具有的差异性,结合学生特征制定有关标准,充分发挥初中生想象力。

(二)开展多样性的德育教育

过去初中时期德育管理这一工作方式非常单一,教师仅对初中生德育加以统一规范,直接告知学生应当做什么,不要做什么。教师作用就是监督初中生,并非引导学生,致使学生变成了试验品,难以养成自身思想以及意识,不懂得明辨是非[1-2]。为对这种情况加以改变,教师需开展多样性的德育教育,着重培养初中生自主管理这一能力,进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为初中生创造崭新空间。

二、对学校内部德育环境进行优化

精神文明以及德育教育是把学校教育当作载体的教育。所以,教师需为初中生营造舒适的学习及生活环境,构建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精神状态,让初中生可以相互爱护,和谐共处,积极生活与学习,增强环境教育的整体效果。例如,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宣传窗口,强化校规校训的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调动其协同性。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组办一些爱国教育的活动,定期组织班会,升国旗,唱国歌,以此来对初中生的爱国情感加以培养。此外,教师还可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实施综合教育,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3】。

三、开展开放式的德育教育

实践操作以及社会发展通常是因其变化性而催生出了全新道德需求,所以道德需求就变成道德品质的原始动力。如果离开实践操作,那么道德需求就会逐渐枯竭。但是,在学校期间,教师跟多的是对道德加以讲解,难以让初中生展开操作活动,致使学生意志以及情感变得非常薄弱,存在道德缺失,比如非常自私,缺少责任和集体意识等。由于初中生的思想有问题,因此其在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以后,极易走向歧途。由于思想存在缺陷,这些学生陷入困境之时缺少坚韧性,极易受到打击而一蹶不振。

为对这个问题加以解决,教师可通过爱心小组这种形式展开实践活动,如进行换位思考、奉献爱心、社会服务等,把学生当作主体进行道德建设。在此期间,教师可挑选一些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的初中生来担任小组负责人,把其作为榜样,引导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在每年雷锋月,教师可让初中生做好事,以此来增强初中生的幸福感与优越感。此外,教师还可利用闲暇时间组织社会服务有关比赛与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四、构建校园内部德育管理的信息系统

第一,学校需形成稳定管理体系,由党支部一直到行政部门必须对德育管理这一工作加以重视,同时有计划的对这一工作加以落实。第二,学校还需构建健全管理体系。例如,学校可构建从学校到各个年级,由班级到内部的系统化的管理体系,由校长、年级组长、教导主任以及小组长相关的负责人,对责任进行逐级落实,形成上下级的密切管理关系,确保信息畅通无阻,进而发挥出德育管理以及教育作用,用管理形式确保德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五、重视德育方面的实践教育

其实,道德教育是一件枯燥并且漫长的过程,德育教育乃是在教学时间以及生活实践当中实现的,属于一个积累过程。具体实施期间,教师需要抓住初中生好动勤学、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展开使实践学习,同时组织不同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用快乐心态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而且,教师还需让初中生在实践之中进行自主探索,把道德和真实生活进行结合,进而树立起价值观。第一,教师可开设社交课程,多开展一些参观访问活动,进而让初中生与外界多进行接触,适应不同社会群体,逐渐养成特有交际方式。第二,发挥军训效能。教师可通过军训来培养初中生敢于吃苦的精神,增强其集体意识。第三,组织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社会服务有关活动,如到当地的敬老院及养老院去慰问老人,到福利院去照顾孤儿等。通过上述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初中生道德方面的认知能力,培养其韧性,进而为其日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结论:综上可知,初中乃是学生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德育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在初中时期,德育管理这一工作不能只是局限在学生课上听讲,同时还需融入到初中生平时生活以及行为之中。开展德育管理这一工作之时,教师需改善初中时期德育管理的工作思路,对学校内部德育环境进行优化,开展开放式的德育教育,重视德育方面的实践教育,进而让初中生对德育内容加以正确认识,促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陳小雪.习礼  养心  明智  立身——浅谈初中德育教育的方向[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9.

【2】王楚彬.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路[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32.

【3】韩立旭. 探讨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A]. .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