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崛起与第三世界的重要性

2019-09-10 18:25陈柏润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第三世界中美贸易中国崛起

陈柏润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成为最受瞩目的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成为中国重视的课题,与此同时,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大国的国际关系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结合第三世界与全球化趋势的背景研究,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关系如何影响中国崛起,分析中国与第三世界的互惠关系以及第三世界中国崛起的现状与挑战,明确第三世界在中国的重要外交战略地位,指出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第三世界 中国崛起 中美贸易

在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依然是国际社会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例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等,然而有一群国家在国际社会上虽然缺乏有力的话语权,却也占据一席之地,它们是第三世界国家。第三世界来自亚非拉以及其他地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历史上曾被列强殖民入侵,因此经济严重滞后,但不可否认,它们却有着充足的发展空间,其优势在于:巨大的资源能源优势、劳动力数量充足且廉价等,这也是殖民列强在几个世纪前就看上的;近代中国受列强殖民瓜分也有着相似的原因,中国的发展也因为殖民侵略受到阻碍;因此,中国与第三世界有着相似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本文将分成中国与第三世界、中国的崛起、中美贸易战与第三世界三个层面,结合历史与当下,阐述中国的崛起与第三世界的“命运共同体”联系。

一、中国与第三世界

中国与第三世界有着不可分割、藕断丝连的联系。毛泽东在1974年首次谈到“三个世界”的理论,其中说到了这三级如何划分:第一世界是冷战时期的两个超级大国——苏联与美国;第二世界则是日本及歐洲等发达国家;中国和其他亚非拉落后国家则属于第三世界。而经过改革开放40年后,迅速崛起的中国如今是否还是属于第三世界?“三个世界”的理论明确指出:中国始终属于第三世界,习近平主席上任后选择非洲作为访问的第一站,还在途中的演讲中提出了“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观念,将中非关系上升到“共同命运”的高度。他还以“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高度凝练地剖析了中非作为命运共同体在彼此外交关系中的战略地位。因此,中国与第三世界密不可分,中国无论发展到如何水平,都应当站在第三世界这一边,无论何时都应当谨记相似的历史遭遇以及未来的发展预期;虽然在此过程中会有摩擦与争执,但中国与第三世界定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和平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中国支持第三世界为维护民族独立而做的斗争,支持第三世界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这一切是有历史渊源、根据的。毛泽东曾强调,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这一边;邓小平也肯定第三世界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世界国家尽管穷,但在国际政治中的分量已经大大增加,这是任何人不能忽视的。”中国自建国后,就不断对非洲提供经济与技术援助,如无息或低息贷款提供经济帮助、帮助非洲国家政府在基础建设项目上以更少投资换取更多收益,并且重视“授之以渔”,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中非关系得到了质的飞跃,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也愈发提高,“中非命运共同体”理论经过实践检验颇有成效,因此,中国支持第三世界是可靠的,也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二、中国的崛起

前文提及中国与第三世界关系的讨论时曾提到中国崛起这一话题。国际社会如今最受关注的发展中国家当属中国,这一切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20世纪中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由此开始弥补近百年来的千疮百孔,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虽然在农工业、教育、科技上取得进步,但中国也为此走了些弯路,且未来发展目标并不明确有效。改革开放后,中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目标,由此中国在各个领域实现迅速发展。

对外开放政策首先带来的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多样化,由于在此之前中国对建交国家存在选择性,造成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建交在历史上是空白的;因此,伴随着中国对外的接触增多,例如对外贸易与投资增加,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与中国的利益联系更加紧密,于是中国开始重视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因而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相对减弱;然而,中国的崛起不仅依赖自身的能量大小,而且还需要次外围、周边国家的支撑。这意味着中国的崛起可能会挤占现有某些大国的地位 ,从而产生碰撞。与此同时,应当考虑中国与发达国家关系的相对不成熟,资本主义性质的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存怀疑、警惕,所以中国应当继续保持对第三世界的重视,因为中国仅凭一己之力不足以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还需要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近年来,中国重视国际性或地区性组织,如中国创议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或之前加入的金砖五国,并且重视加强与东盟的交流合作,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并重与第三世界的关系和与发达国家的关系。

中国的崛起也应当归功于第三世界国家,鉴于历史关系,中国接手大部分非洲国家的基础建设项目,例如高铁与桥梁等交通设施,在此过程中,中国国内钢铁等产业的供给过剩问题得以解决,外汇储备也相应增加,国际影响力得到相应提升。因此,中国的崛起离不开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未来第三世界国家也不可或缺。

三、中美贸易战与第三世界

步入21世纪,中国面对更多机遇与挑战,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更应当找到“容身之所”。大国间贸易关系从来都是大国关系的具象化表现之一,中国在对外开放之后依靠进出口取得的发展不可小觑,这也引起传统西方强国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防备。2018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告,正式与中国政府打响贸易战;从美国国家战略目的出发,此时发起贸易战是为了遏制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虽然中国不缺乏有力手段、充足资本与之对抗,但中国需做好充分准备;2016年,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下达出口禁令,中兴通讯受到毁灭性打击,原因是中兴产品对美国芯片的依赖程度较高,中兴并没有充分掌握核心技术;中美两国,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中国则属于顺差,正如特朗普政府所考虑:中美双边贸易逆差接近4000亿美元,是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流失、工人薪资水平降低的原因;一旦美国考虑到自身利益采取进口限制时,贸易摩擦就由此产生;而当贸易摩擦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贸易战就产生了。因此,不难看出,进口的规模决定一个国家发动贸易战的主动权,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则非常被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做足了如意算盘:一方面美国通过对外产业转移技术外溢,以达到其本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使其一直处于全球产业结构的最顶端;另一方面,中国在初级产品及加工制成品方面对美国大量出口,实际上是用中国的资源供给美国生产与消费,造成中国环境恶化与资源减少,也可见我国还处在产业链中的低端。

对此,中国的应对策略有二;其一,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视核心技术人才,尽快转型进入“中国质造”模式,向生产链的高端靠拢,缩小中美贸易中长期的顺差,并且在此过程中重视环境治理;其二,则是倚靠第三世界,早在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提出时,毛泽东就非常注重第三世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中国站在第三世界立场上。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仍然是巩固和加强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坚持建设与深化“一带一路”,援助第三世界加快国内经济发展,拓展非美国国家包括第三世界国家在内的市场,由此降低中国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由此可见,第三世界对于中美贸易战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个世界”的理论具有不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来说,团结众多发展中国家是无论哪个时代都不过时且有深远意义的做法,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与第三世界有着相似的历史,更是因为为了改变当下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让中国从规则的执行者向规则的制定者转变,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谋福利。

从以上引文可见,“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自冷战时期“三个世界 ”理论的提出后,中国的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而当今充满挑战的时代下,习近平提出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面对全球化大潮的强心剂;第三世界于中国而言,都是助推中国崛起的一股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和香.外交史上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理论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4(04):25-28.

【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人民出版社,1994.

【3】柯建飞,于立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战:理论分析与中国应对策略[J].全球化,2017(06):71-84+135-136.

【4】蒯烨.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宁波大学,2015.

【5】彭磊.“中国的崛起及中国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研讨会纪要[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04):79-80+7.

猜你喜欢
第三世界中美贸易中国崛起
中国崛起在全球舞台上
属下与他者的政治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及对策
属下能说话吗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中美贸易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碳泄漏研究
“中国崛起”内在逻辑与领袖抉择
激进反对派要香港仿效“第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