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本土民间手工艺术活动 促幼儿和谐发展

2019-09-10 18:59梁开谢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本土和谐发展

梁开谢

【摘要】: 我县民族文化有着丰富而充实的底蕴,而民间手工艺术更是我县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表现出本土特色。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不仅可以使幼儿吸取本土民族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使幼儿领略本土民间手工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本土民间手工艺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关键词】: 本土 民间手工艺 和谐发展

我县自古以来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而民间手工艺术更是我县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表现出本土特色。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不仅可以使幼儿吸取本土民族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使幼儿领略本土民族民间手工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本土民间手工艺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开展本土民间手工艺术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一、挖掘本土民间手工艺术文化,筛选适宜教学内容

我们开展课题时,收集了大量的本土民间艺术的资料,如:古法造纸,刺绣、银饰制作、芦笙制作、鸟笼制作、苗族蜡染、剪纸等的相关视频、图片、文字资料。收集到的本土民间手工艺术是否适合幼儿及作为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呢?在众多资料中,并不是每個内容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教师必须选取适合的本土民族文化作为教育内容。选择好适宜幼儿的本土民间手工艺术内容后,教师还向民间艺人请教,深入了解相关民间手工艺术文化,挖掘其趣味性,整合于五大领域之中,让幼儿感受、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创设本土民间手工艺术环境,熏陶感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对幼儿进行本土民间手工艺文化教育,就需要创设一个具有本土民俗特色的环境,融入本土特色,开设本土民间手工艺文化课程,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与熏陶,提升幼儿的个人素养,促进幼儿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幼儿对民族艺术作品美的感知能力,让幼儿在创设活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结合本土民间手工艺特点,创设特设环境,促进幼儿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幼儿对民间手工艺术作品美的感知能力 。一是在幼儿园走廊、楼道墙面布置蜡染、刺绣、银饰、服饰等本土民族艺术作品。二是分别创设民间手工艺 “刺绣坊”、“纸会唱歌”、“苗族部落”,让幼儿了解本土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三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创设环境,在教室、走廊墙面上布置,努力展示本土民间手工艺术特征,让幼儿在创设活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使幼儿成为环境中真正的主人,达到通过环境的创设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三、引导幼儿欣赏本土民间手工艺术作品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那些幼儿易于理解的民间手工艺术作品作为欣赏的内容,全方位的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刺绣、银饰、鸟笼、古法造纸、蜡染作品等。有助于幼儿把感知经验系统化,提高其欣赏能力,有助于幼儿从日常感知向真正的审美感知方向发展,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在幼儿园我们提供本土民间手工艺术作品给幼儿欣赏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体验本土民间手工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对本土民间手工艺术的了解和探索产生兴趣,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如大胆运用画、剪、粘、绣等形式把自己看到的想到事物描述出来。通过欣赏、作品等形式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自己民族的情感。

四、开展本土民间手工艺区域活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在民间手工艺 “刺绣坊”、“纸会唱歌”、“苗族部落”区域里,我们投放大量且易于幼儿操作的各类本土材料,供幼儿操作。在民间手工艺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刺绣、银饰制作、芦笙制作、古法造纸和蜡染体验等,积极大胆地表现自己,使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幼儿在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新的知识,他们在操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能力、特长充分表现出来,使幼儿得到了自信。通过民间手工艺术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在活动中使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五、利用家长资源 让幼儿体验民间手工艺活动

家长是重要的教育力量,是教师最好的合作伙伴,更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首先,我们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走出课堂,去参观体验各种本土民间手工艺活动,如卡拉鸟笼制作、石桥古法造纸、蜡染、刺绣、银饰制作等。欣赏多姿多彩的民间手工艺术作品,访问民间艺人,领略本土民间手工艺术,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让孩子们深感本土民间手工艺术魅力。然后把自己所观察到、听到、收集到、学到的东西在教学活动中与同伴分享、学习和应用。其次,组织家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开展芦笙制作、刺绣、蜡染、苗族服饰秀等民间手工艺亲子活动。这样的教学既传承民间手工艺文化又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表现力,把本土的民间手工艺融合了幼儿园教育之中。

总之,在幼儿园开展本土民间手工艺活动,不仅可以使幼儿吸取本土民族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使幼儿领略本土民族民间手工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本土民间手工艺活动的兴趣,开启幼儿的心智、达到心灵手巧,并给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使幼儿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提升幼儿的个人素养,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1】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学前教育研究.2004(01)

【3】张卫民,曾红,詹霞,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

【4】胡静.谈在幼儿园开展甘肃民间手工艺术对幼儿的促进作用[J].新一代,2011(06)

【基金项目】: 本文系贵州省丹寨县兴仁镇幼儿园学校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浅谈地区民族工艺融入幼儿园艺术活动的价值+传承意义》(课题编号号:2018A03)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本土和谐发展
植根“本土” 找准“油脉” 提炼“鲜味”
加强林业经济管理促进林业和谐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中国建筑的本土文化突围
浅议本土建筑文化的认同感
“本土”背后的故事
异域中的“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