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尔沁民歌《正月玛》的多种变体

2019-09-10 19:26孟和巴特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科尔沁古拉模式化

科尔沁叙事民歌是科尔沁人民智慧和生活的结晶,是蒙古族民歌艺术中的经典。科尔沁叙事民歌是主要流传在内蒙古东部区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地方性歌种。其主要特点为叙事性强,人物角色多,而且故事直接来源于民众生活的真人真事,充溢着生活气息,有很强的哲理性。通常都用歌曲中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表达方式以叙事为主,兼以抒情,说唱兼备。

《正月玛》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科尔沁民歌。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曾演唱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赞歌》的短调部分就是在科尔沁民歌《正月玛》的曲调上填写歌词而成的。民间传唱着各种版本的《正月玛》,其曲调框架相同,但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内容或故事背景。

一、 多种版本《正月玛》的比较

1、 图什业图正月玛

谱例:

《图什业图正月玛》传唱为最广。其人物角色明确,故事内容完整。因歌中故事发生在图什业图旗西哲里木地区,所以称为《图什业图正月玛》。图什业图旗是现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根据民间艺人伊旦扎布演唱的文本,这首歌是讲述了正月玛和努拉班长的爱情悲剧。努拉班长是一位品德优秀、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有人给他说媒,介绍刚刚守寡的少妇正月玛。努拉听信了福柱连长的谗言而未允婚事。有一次努拉恰巧碰到了正在井边打水的正月玛,被正月玛的美丽贤惠所动,回到军营后托福柱连长为他俩做媒。没想到福柱见到正月玛后也被她的美貌所倾倒,竟想纳她为妾,却遭到了正月玛的断然拒绝。恼羞成怒的福柱令努拉以后不准再见正月玛。但努拉不顾反对与正月玛成婚。这件事情触怒了福柱,于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努拉抓起来,关进牢房。努拉设法逃出了牢房,但是被福柱所派的追兵所枪杀。听到噩耗后,正月玛来到努拉尸体旁自尽殉情。

2、阿古拉正月玛

谱例:

《阿古拉正月玛》的故事内容不完整,抒情性较强。歌中主人公同是努拉班长和正月玛。歌词大意:

努拉:请把绣着花的烟袋递给我呀正月玛,

让哥哥我点上一支南城拿来的红叶旱烟。

点上那南城拿来的红叶旱烟后啊正月玛,

让我把左邻右舍传的流言蜚语说给你听。

不分红绿颜色是色盲人的事情吧正月玛,

不知我爱心的是狠心人的事情吧正月玛。

听说你与后屯的杨太平已有爱慕之情啊正月玛?

乡里乡间以传的沸沸扬扬啊正月玛。

正月玛:从南方飞来的小鸿雁,

破巢吃蛋是思想败坏的畜生。

给老实在家呆着得我惹是生非,

真是游手好闲思想败坏的人啊。

2、 芒罕正月玛

谱例:

二、《正月玛》的多种变体中看科尔沁民歌的模式化特征

人们通常都用民歌的海洋来形容繁多的科尔沁民歌。因为它从各种角度表现了科尔沁人民的生活,所以其故事类型多,表现形式丰富。但是,众多的科尔沁民歌中也有很多像《正月玛》一样,曲调框架相同,故事不同,或曲调不同,故事大致相同的歌曲。为什么在很多科尔沁民歌中出现一样的唱词段落、同样的比喻词,甚至也有很多歌曲的故事模式相同,只不过变了主角的名字和故事发生的地点?像《正月玛》这首歌,只变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歌名和里面的几个唱段。那么,以上也可以说是呈现出了科尔沁民歌的模式化特征。

1、唱词的模式化

科尔沁叙事民歌的表演者——胡尔奇,既是表演者也是创作者。他们每一次表演都是再创过程。他们在多次的表演中积累下了很多固定程式句,后在创作过程中使用。在科尔沁民歌中表现一个人物,或一个情绪时都要拿自然景物或生活当中的某一个常识来作比喻。比如:“右眼皮在跳”是在表现想念或是好事的兆头。“房檐上落下蜘蛛”代表要有亲人到来。还有些情况是,不是生活中的常识,也不是在用自然景物作比喻,而是习惯性的为了押韵而连在一起唱 如:“太阳里的松树”、“月亮里的紫檀树”,一般用来比喻美丽温柔的姑娘。

2、唱段的模式化

科尔沁长篇叙事民歌,篇幅大、人物角色多、故事情节复杂。一般唱完一首歌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所以胡尔奇在很多歌曲的表演中,用同样的一些段落来表现相似的心理或情景。民歌是口耳相传的,胡尔奇们很多时候是即兴表演,有时只记下故事框架,现场根据时间、听众或自身的情况来即兴编排歌曲。所以会出现很多模式化的唱段。如:在《阿古拉正月玛》中努拉班长唱的“请把绣着花的烟袋递给我呀正月玛, 让哥哥我点上一支南城拿来的红叶旱烟。点上那南城拿来的红叶旱烟后啊正月玛,让我把左邻右舍传的流言蜚语说给你听。”同样的段落也用在民歌《白玉兰》中 “哥哥你把白玉烟嘴儿得烟袋递给我,妹妹我把香喷喷的旱烟点给你。把那香喷喷的红叶旱烟点给你后,妹妹我给你说我昨夜梦里的悄悄话。”这种模式化段落在科尔沁民歌中大量使用。

三、 变与不变

以前人们习惯用“曲调母体”的概念。“曲调母体”是针对具体的曲调文本而言的。但是,在这里我们用“曲调框架”来看《图什业图正月玛》、《阿古拉正月玛》、《芒罕正月玛》。博特乐图博士曾提出曲调框架与曲调互文的概念。“曲调框架——它是一个曲调结构,其本身没有一个主题的意义 它不是完成式,而是一种等待式,也就是说,它不是具体的曲调文本,而是关于某曲调文本的乐思方式,是抽象的实体,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生成曲调的模板单元,它由具体曲调以无限多样化的方式来具体实现。它与歌或主题相结合,并由此获得歌或主题的意义”。“曲调互文——当一个曲调框架与多个主题相联接时,曲调之间的互文就产生了。他表现在几首不同的歌,建立在相同的曲调框架上。”这种现象,过去我们习惯上称为“同曲异词”或“同曲异名”。

那么,在《图什业图正月玛》《阿古拉正月玛》《芒罕正月玛》中,不变的是它的曲调框架、人物角色。三首民歌都是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八小节构成。其故事都围绕着主人公正月玛和努拉班长进行的。变的是,在同样的曲调框架下旋律有略微的变化。故事发生地点和内容细节上不同。最重要的是因故事发生地点的不同,歌名不同。

那么,在表演中,每一位胡爾奇在演唱同一首歌时,都有着不同的处理,会出现略微的变化。不仅这样,一个胡尔奇在一首歌的多次演义中都不一定是一致的。随着他歌词的变化、情绪的变化,旋律也会出现变化的。但是,三个不同的《正月玛》虽然曲调框架相同,但是经常听过的人通过曲调的微微变化和歌词与故事情节的变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正月玛》这首民歌,不仅仅只有本文所提到的三个变体,在民间还有几种传唱形式,只是本为没有说到。一首歌存在着这么多的互文、变体是跟民歌的口传性与即兴性有直接的关系。科尔沁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珍宝。

作者简介:孟和巴特(1979~),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赤峰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科尔沁古拉模式化
透气感
古利和古拉
我的风吹过科尔沁(组诗)
“科尔沁杯”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科尔沁牛业携手京东启动精准扶贫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化探索与实践
命运多舛
《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改编模式研究
誓为伊人死
摔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