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书外,悦己悦人

2019-10-11 02:04荏苒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方芳书评好书

□ 文/荏苒

知名作家聂鑫森先生在一次读书会上引述了他父亲的一句话:“你在读书,我就放心了。”他说,这话几十年来都印在他的心上。新锐作家方芳说:“乍一看到这句话,我当即泪崩。我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为什么“你在读书,我就放心”?为什么方芳“当即泪崩”?因为我们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书痴”祝新宇,嗜书如痴,专职读书、写文章,著述颇丰。他说:“一些好书会让读者产生幻灭感,深受伤害,觉得再怎么努力,也不及其一,就只好甘心当个读者。”新著《悦读者》就是以读者之身份写成。写一些作家,评论一些书。虽为一家之言,却有惊喜不断。

悦读者,既悦己,也悦人;阅读是乐趣,与读者分享,不亦“悦”乎?从无人不知的莎士比亚,到比较小众的布考斯基,从古代的陶渊明,到当代的双雪涛,《悦读者》以书论人、以书论书,祝新宇都臧否出了新意、臧否出了境界。读之,不亦“悦”乎!“要了解一个人,看他读什么书”(塞缪尔·斯迈尔斯语),夜读《悦读者》,我不但对祝兄新宇老师有了新认识,书中所言书人书事,更使我如身临其境。他认为,“阅读原著,直接体会作者更有必要。”即,要“从所谓的善本真本甄别异文,揭示异文背后的‘真实’”,“……唤起人们对中国中古时期文本流动性的注意,文本被改动,删削,重写,就连文本的作者都可以变化……它们充满了往往由意识形态所决定的校改……”“如果仅仅把考证当成维护经典作家与作品之偶像地位的工具,其实是对考证的滥用和败坏。”

淘书不等于买书,读书不等于欣赏。如果说评论不能诊断时代,那么它又确确实实摸准了每个个体的“症候”,让共情的感觉在无数细小的时刻被人屡次想起—感觉没有在评论的细节中消散,因为评论也从来不在生活之外行动。祝兄新宇老师认为,“书评绝非文学赏析,或内容简介。好书评是发掘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可以是作家轶事,可以是与书相关的资料,可以是单就书中某一篇发议论,亦可以是感触那一瞬的魂飞天外。”《悦读者》就是这么一部“断章取义、六经注我”的书评荟萃,“无一字无来处”的著述态度表明了作者祝新宇的写作水准。

《悦读者》是一位有底线的读者感悟,基本囊括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理念、执着和呐喊。“我其实更看重作者对中国传统文人身上那种独有之气质的赞叹、认同与神往。”这是祝新宇读书写字的态度。读书写作,不是装点门面,而是反应点什么。位卑不敢忘国忧,胸有万壑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祝新宇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正如英国文艺评论家亨利·赫兹利特所言,好书如诤友,常被视作生命的最佳灵魂。一本好书,让我们置身于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心灵之中,瞻仰他们的风采,亲沐他们的情谊,聆听他们的言论,如沐春风,一生都受用不尽。书与书评都是“现代文化这巨厦不可或缺的一根梁柱”(萧乾语)。悦读者,既为己也为人,《悦读者》浓缩了作者祝新宇的所思、所见、所想,读其书如对其人,亲切自然,每每拂动书页,犹如高山流水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悦书、悦己、悦人、悦心,不亦“悦”乎。

猜你喜欢
方芳书评好书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书评
书评
直播幕后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好书共享
《重读〈石头记〉》书评
好书推荐
乐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