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云锣山旅游区户外旅游开发探讨

2019-10-21 09:58肖晓刘从炀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旅游扶贫

肖晓 刘从炀

摘要:云锣山旅游区不仅是九环线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剑门蜀道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在的江油市敬元乡为省级贫困乡,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山地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先天优势。本文通过对景区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分析其开发户外旅游的可行性。进而从旅游发展布局、户外旅游产品规划及发展保障等方面对云锣山旅游区开发户外旅游提出了构想。云锣山旅游区的开发,对于江油北部山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户外运动旅游;旅游扶贫;云锣山旅游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095-04

引言

户外旅游是指人们以亲身参与某项户外运动为旅游内容的旅游行为。它强调旅游者亲自参与并从中获得某种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运动体验,实际上是旅游+户外运动产业深度融合产生的旅游新业态[1]。其中主要包含自助游、自驾游等形式参加的野营、徒步、登山、攀岩、漂流、滑雪、骑行等各類主题活动,是一种注重体验感的旅游与运动的集合。

但户外旅游在我国还处于小众的新兴的初级阶段,参与人数较少,社会认知处于较低水平,在学术界中研究成果很少。本文以江油云锣山户外旅游区为例,通过云锣山户外旅游的开发分析,以期对我国户外旅游研究进行探讨和补充。

1云锣山旅游区简况

江油云锣山旅游区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北部雁门山区敬元乡境内,面积118平方公里。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位于绵阳北部边缘,境内云锣山最高海拔1960米,为江油北部最高峰。云锣山旅游区作为原生态景区,平均海波800多米,森林覆盖率达90%,PM2.5平均值低于10,负氧离子达20000/立方厘米,被誉为“天然森林富氧工厂”。旅游区是川东北及秦巴地区进入成都平原的天然廊道,同时也是绵阳市的北部门户,整体区位优势明显。

从四川省旅游发展区位看,旅游区位于成绵乐旅游经济带的主轴线上,是九环线上的重要节点。与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区域世界遗产、藏羌风情、地震遗址、三国文化等主题旅游产品可以形成有机互动;从绵阳市旅游发展区位看,可以依托绵阳市区旅游支撑中心,突出自身文化与生态资源优势,拓展以山地运动、乡村旅游为核心的客源市场;从江油旅游发展区位看,规划区位于以涪江六峡、窦圌山、养马峡、老君山、云锣山等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所形成的北部生态休闲旅游环线中的重要节点。

然而,江油市北部山区六镇四乡是江油市确立的贫困片区。区域内现有贫困村 44 个,贫困户 2337 户 5913 人,而云锣山旅游区所在的敬元乡又是北部山区的重点贫困乡,现有贫困户 535 户 1314人,为北部山区贫困人口数量最多的乡镇。所以,对云锣山旅游区的开发既能够顺应全域旅游发展大局,实现敬元乡乡村振兴战略,也能够深入对接精准扶贫,最大程度带动当地老百姓经济收入提高,实现居民脱贫致富。

2云锣山旅游区发展户外旅游可行性分析

2.1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旅游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于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和古今人文资源的总称。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2]。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察小组在江油云锣山地区进行了多次实地踏勘以及后期对旅游资源特色的分析,从科学角度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得出该区域发展户外运动旅游的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熊家沟、清江河、大池坝为典型(见表1)。

2.2户外旅游市场兴起

根据中投顾问发布《2017-2021年中国户外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每年有1.3亿人参与徒步旅行、休闲户外等运动(占总人口的9.5%),有6000万人参与登山、攀岩、徒步等运动(占总人口的4.38%),但仍与美国50%的户外运动参与率差距较大[3]。

我国有着令全世界心动的消费人群,截至2017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9008亿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1347亿人,城镇化率为58.52%。16~59岁(含不满60周岁)总人口为9.0199亿人,占总人口比重64.9%。这巨大的人口基数预示着户外运动市场的庞大潜力和户外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据统计,全球户外运动产业的年交易额150多亿美元,中国还处于兴起阶段。四川是户外运动开展势头强劲、渐成规模的地区之一[4]。2017年,四川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6.69亿人次,同比增长6.2%;国内旅游收入8825.39亿元,同比增长16.1%。接待入境游客336.17万人次,同比增长9.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为1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到2025年,四川户外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是1500亿,凭借全国人均体育消费指数第二的实力,领跑西部地区,成为中国户外旅游最具有潜力的区域[5]。

四川省地处中国三大地势中的一二阶梯,地势落差大,主要由四川盆地、川西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以及秦巴山脉组成,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户外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例如漂流、登山、露营、徒步、穿越、滑雪、骑行已经逐渐走向大众。但目前,四川省成熟的户外旅游区较少,因此,拥有各种优良户外旅游资源的云锣山旅游区应该抓住机遇,尽快打造成以户外旅游为特色的景区,争当四川户外旅游发展的排头兵。

2.3旅游开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2017年发布的乡村旅游数据报告表明,近5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超过25亿人次,乡村旅游消费规模增至1.4万亿元,带动约900万户农民受益[6]。

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在全国具有突出地位,2017年四川乡村旅游收入2283亿元,同比增长267.8亿元,相当于为四川6646万农民人均增收贡献403元[7]。现在,通过当地特色旅游开发来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已经成为大多数贫困乡村走出贫困,走向富裕的快速通道。

云锣山旅游区所在的敬元乡是省级贫困乡,在很长一段时间,当地农民大多外出打工,而滞留农村人员依靠农业,自给自足,对外接触太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如何带动地区经济,如何使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是当地政府的一大难题。

云锣山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越的户外旅游资源,具有开发旅游的先天优势。通过旅游开发,充分发挥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依靠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优势,实施“特色农业兴乡、旅游发展富民”,闯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山区乡村振兴之路,对实现整个江油北部乡村旅游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3云锣山户外旅游开发构想

3.1发展布局

通过构建核心旅游吸引力物,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及优化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将云锣山旅游区建设成为江油北部旅游环线大格局的重要节点,力争为中国山地户外运动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

在总体布局方面,云锣山旅游區总体发展规划为“一心两核两环三区”,具体来说:“一心”为游客中心,“两核”为云锣仙境和敬元乡场镇,“两环”为山地户外拓展生态旅游环线和山水新村休闲体验旅游环线,“三区”为青龙峡漂流体验拓展区、熊家沟森林徒步穿越区和云锣山山地田园休闲区。

各区域根据各自的区划特点开展不同的户外旅游项目,优势互补,提高景区的游玩多样性,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要充分依托云锣山立体化的山水空间、原生态的自然人文环境,充分发挥其运动、康养、休闲、度假的优势资源,建设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观叶、冬可康体的多元化、全天候的四季全时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将云锣山旅游区打造成为集户外运动、观光探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地度假康养旅游小镇。

3.2户外产品体系规划

依据江油云锣山旅游区的各大区域特征,由以漂流旅游项目为主向各种户外旅游项目并重的复合型方向转变。从而解决云锣山旅游人群单一、季节性重的问题。结合景区自身发展情况,构建完善户外旅游系列产品体系,逐步形成“户外探险”系列产品,“世外桃源”系列产品,“康体养生”系列产品等为一体的山地旅游产品体系(见表2),向广大游客提供全面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户外旅游产品供给。

3.2.1“户外探险”系列产品

惊险刺激漂流体验:旅游区内的清江河水质极优,两岸的峡谷壁立,风景如画。流经景区的河段既有激流又有浅滩,动静结合,可打造全国独一无二的“一河三漂流”品牌。重点打造“激流勇士漂”、“高山峡谷漂”、“休闲竹筏漂”;河道分为“激情竞技段”、“梦幻夜景段”、“主题互动段”三段。水流时而湍急,如万马奔腾;时而平缓,如娴静少女,是老少皆宜的亲子玩水项目。

野外生存挑战体验:素有小九寨之称的熊家沟位于清江河上游,它是一个拥有最原始的生态景观和不忍打扰的宁静的野外生存挑战体验地, 穿越丛林、野外露营、刺激溪溯、夜晚举行篝火晚会、星空、萤火虫、欢声笑语等等,游客能够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天地中畅享快乐,释放压力,放飞自我。

天然洞穴寻宝体验:燕子洞,常年有近千只岩燕栖居于此,洞内的悬岩峭壁之间有天然燕窝。潮阳洞,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石桌、石凳、石柱、石笋造型各异,并且溶洞可定时潮水,冬天热气腾腾,夏天冰凉刺骨,周而复始,让人叹为观止。稍加开发溶洞,并应用VR、AR、MR等最新的声光电和信息化技术,打造全国著名的洞穴文化品牌。

3.2.2“世外桃源”系列产品

四季花海赏花体验:江油云锣山旅游区的大池村,占地面积1200亩,周围群山环绕,有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气势,该地块目前为以时令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未来可适当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延伸产业链,逐渐将其打造为“山谷花海”,四季不同花,形成以春季梨花、桃花、油菜花海;夏季薰衣草花海;秋季芙蓉、菊花花海;冬季腊梅、海棠花海为主的赏花好去处。

山谷花海骑行体验:江油云锣山旅游区的大池村依靠其自身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形成四季不同花的世外桃源,其紧邻大池瀑布、古银杏等景点,瀑布浩然,古树庇佑,汲其灵气,有羽化而登仙之感。在此区域建立自行车专用绿道,途径各大景点并在花海中穿梭而行,会成为游客游憩、漫步、骑行、美拍的重要景观,形成行在花海,住在民宿,成为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主题民宿与文化探秘体验:在被古树和神话传说护佑的古村—大池村,有一颗千年古银杏以及粉墙黛瓦的老屋群,时光仿佛在此凝滞。这是一个亲近自然、留住乡愁、安放灵魂的地方,一个尽情享受精致而有品质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依托现有农家民居,通过改建和改造,开发各类主题客栈和民宿,形成特色主题民宿村落。以千年古银杏树祈福为文化,融合特色主题民宿乡愁文化以及江油李白的诗乡文化,打造千年福地为主题的文化探秘深度体验产品体系。

3.2.3“康体养生”系列产品

“山地徒步+骑行”:为充分展示云锣山的奇特地质地貌及优质自然资源优势,依山而建登山步道,并在视野开阔的地区设置观景平台以及服务补给站,使游客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之感;在海波500-900米的清江河漂流赛道和河道两岸村庄分别修建栈道和绿道,游客可在栈道上近距离观看漂流赛道上激情澎湃的漂流活动;在绿道上欣赏古朴的民居,体验骑行的乐趣,让云锣山真正成为一个可观、可玩、可游集一体的多形式景区。

森林康养SPA:云锣山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PM2.5平均值低于10,负氧离子达20000/立方厘米,是天然森林富氧工厂,依靠这一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发展森林康养SPA。包括森林浴场、森林氧吧、森林疗养、森林度假。利用清洁的空气、宜人的天气、洁净的水气、传统的地气,大力发展山地避暑休闲度假游,同时在熊家沟配套自行车道、步行道等以人为本的慢游交通,大力发展户外徒步、露营、森林体育运动等体验旅游产品,构建完成特色康体养生产品体系。

水上轻户外产品:旅游区境内清江河下游,可开展竹筏漂、划船等户外项目。乘坐在古朴竹筏上,荡入清江河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话般的境界,令人心旷神怡,两岸的景致慢慢向后移动,有种“人在畫中游”的感觉。在清江上游水库及云锣仙境至游客中心河段,是开展垂钓和划船的最佳选择。

3.3保障措施

云锣山景区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户外旅游景区,必须要坚持以一系列的发展保障,来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云锣山景区旅游发展保障体系规划包括人才、治安、技术、营销、安全、急救、政府政策和资金等八个方面(见图2)。

人才是第一资源,新型高端旅游人才能够为旅游新业态以及旅游新兴企业的发展做出关键性的贡献。在人才方面,云锣山旅游区要采用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积极引进有经验的户外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建立户外旅游人才培训制度,积极推广函授教学,定期进行户外技能的检查、培训。

在治安方面,云锣山旅游区治安分为景区内部治安和景区外部治安,景区外的治安要得于江油市公安部门和敬元乡公安部门协同维护,旅游区内也需要成立景区安保部门,设立在各大景点附近,覆盖全景区范围,为景区提供秩序稳定的旅游环境。

近年来,随着信息交换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景区成为智慧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它的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到智慧旅游的基础建设是否扎实与牢固。在技术方面,云锣山旅游区应按照智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景区内外的基础设施,并聘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营销对于景区推广非常重要,旅游营销是旅游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职能,在企业旅游市场竞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营销方面,在景区不同运营阶段其营销费用可适当分配。一般来说,在景区成长阶段,营销费用投入相对会大些;景区成熟期,则将景区整体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撑市场营销拓展。

在安全方面,云锣山旅游区以户外旅游为特色,首先就应做好安全诱导提示,提示牌应该分布到景区主要干道上和人群密集处。其次,景区对户外教练向导等人员要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户外活动前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

在急救疏散方面,强制和规范景区内的监控和报警装置,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通知安监部门。此外,景区建立户外医院和专业救援团队,完善救援系统,户外工作人员也应掌握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在户外活动前向游客教授必要的急救措施。

在政府政策方面,作为江油北部山区典型的贫困区,政府加大对云锣山旅游区的基建投入,进一步完善旅游区内外部交通网络及水电通讯气网等基础设施,扶持旅游区发展壮大;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当地村民投身云锣山旅游开发与管理,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参与旅游工作,实现旅游脱贫致富。

而资金也是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制定合适又高效的融资方式是一个旅游景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资金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加速推进云锣山旅游区户外项目建设;合理安排资金,做好户外项目资金保障工作,确保项目进度需求;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对重点户外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及时跟踪资金投向及项目进度,切实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结语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得游客的游玩需求不断变化,虽然传统旅游方式仍为主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有小众群体开始被一些新型旅游方式所吸引[8]。其中户外旅游以其独特的体验感和趣味性正在成为追求原生态,享受大自然旅游人群的首选,在我国逐渐为大众群体所接受。

云锣山旅游区正是在国内旅游这一大背景下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云锣山进行户外旅游景区的打造,不仅仅是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这一自然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通过户外旅游开发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深刻对接了精准扶贫,也是对我国户外旅游发展的又一次经验总结,并为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为更多户外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并为我国户外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郭进辉. 我国户外运动旅游产业发展评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5):54-57

[2] 郭薇.基于生态伦理的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兼论四川旅游业灾后重建问题[D]. 成都理工大学.2009

[3]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2017-2021年中国户外旅游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 2017

[4]鄢永强. 四川户外运动旅游的消费需求特征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3(06):34-36

[5] 21世纪经济研究院. 2016年中国体育产业消费趋势报告[R].2015

[6]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2017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R]. 2017

[7]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7年部门决算编制说明[EB]. 2018

[8]王平. 我国户外运动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基于旅游三要素视角[J].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4(05):34-36

【通联编辑:闻翔军】

猜你喜欢
旅游扶贫
佳木斯市旅游养老村建设可行性分析
佳木斯市旅游养老村建设可行性分析
藏区贫困农牧民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及行为研究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研究
关于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助力平山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相结合发展的研究思考
广西各地区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间演变分析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相对剥夺感成因分析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下旅游扶贫及其配套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