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计调》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9-10-21 09:58陈超群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课程改革

摘要: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计调》课程改革为例,从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应用、考核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相关成绩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

关键词:《旅游计调》;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113-02

《旅游计调》是高职旅游管理的一门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讓学生了解计调工作流程,掌握旅游线路设计中所需的采购、设计、成本计算与对客报价的原理与方法,为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旅游计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旅游人才,自2016年开始,我校对《旅游计调》进行了课改,现总结所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其他课改提供经验借鉴与示范,更好地促进该课程教学。

1 《旅游计调》课改现状

计调是旅行社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项目的总策划、总设计和总指挥,是旅行社整体运作的灵魂与核心[1]。21世纪是体验经济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经历、旅游需求以及生态环保的变化,在旅行社产品的设计中更加注重体验化、生态化、个性化设计。近年来,很多高职旅游类专业都开设了《旅游计调》这门课程。

自2016年开始,我校大三旅游管理专业第一学期开设了《旅游计调》,总课时为60。我校现建有旅行社模拟实训室与新康辉商贸旅游营业部等实训室,实训室内已装有可供学生使用操作的旅行社计调操作软件,同时我校与省内的新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湖南国旅、长沙国旅等旅行社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课堂与职场的零距离对接,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2 《旅游计调》课改实践

(一)根据企业调研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首先通过对旅行社计调岗位及该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素质要求进行调研,明确计调岗位的工作流程与要求,其次对旅行社计调部经理进行调研,摸清计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校毕业生进行调研,掌握学生毕业后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要求的差距。通过调研,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计调部经营特点及其在旅行社职能部门中的地位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计调部的机构设置、业务范围、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重点掌握线路设计、成本计算、对客报价以及营销等实际操作技能,能对不同线路设计中的点、线、面的组合进行解析,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二)根据计调种类与工作流程确定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产教融合理论为指导,以基于旅行社计调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按照计调工作的操作流程,结合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7个模块15个工作任务。

(三)根据我校学生学情与课程内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了如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将教学内容分为7个模块,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由学生完成具体的工作。每一个工作任务均围绕具体任务展开学习,根据任务布置作业,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案例教学法

通过大量的经典实际案例,结合旅游系模拟旅行社实训室、新康辉国际旅行社商贸营业部以及基地旅行社的等实训基地,加深学生对计调岗位、计调操作流程、线路设计、线路报价、线路解析、湖南省旅游“一诚通”电子行程单等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现场教学法

组织学生到校内外实训基地,亲临计调岗位,让学生深入理解计调操作实务的相关内容,加深学生对计调操作的感性认识。

4)开放互动教学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随时发现问题,随时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课外则由教师结合科研工作和学术前沿,就学生感兴趣的学术热点及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思想,鼓励兴趣和信心,开阔视野,营造一个轻松、开放、民主、自有探讨问题的氛围[2]。

(四)建立了充足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

1)建成了虚拟现实的校内实训基地

目前已投资800万元,建成了:(1)“理实一体化的模拟旅行社实训室”。该实训室配置了100台电脑,按照旅行社的组织机构设置了计调部,所有电脑内装有湖南省旅游“一诚通”系统,1套旅行社呼叫系统,同时实现了所有电脑接入了互联网,满足了学生进行线路设计中的信息收集、采购、谈判、报价的学习需要。(2)“融入情境”的生产性旅行社。与湖南省亲和力旅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湖南省湖湘天下国际旅行社进行课程深度开发,特别是与“湖南新康辉国际旅行社”共建前店(智慧旅游开发中心)后厂式的商贸营业部实施生产性滚动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旅游线路设计、成本计价与报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习提供真实实习环境

在校外建立了45个顶岗实习基地,其中深度合作的有21个,按照产教融合的要求,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共同组织实训。与省内知名旅游企业共建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各方诉求,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而且也培养了“双师型”教师,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改革了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要求企业参与课程的考核,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课程职业能力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建立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项目完成情况、实践教学中的表现等,通过立体化考核完成教学项目任务[3]。

3 结论与建议

经过2016至2018年的课改实践,基本达到了所设定的中期目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面对旅游市场出现的散客个性化需求,教学内容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更新;在教学方法上,须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采用蓝墨云班课堂教学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 叶娅丽,陈学春.高职《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

[2] 彭蝶飞.基于职业形象系统化的高职《旅游交际礼仪》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1.

[3] 陈超群.高职《旅游资源与开发》课程改革思路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

【通联编辑:李雅琪】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课程改革
关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 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