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2019-10-21 17:14陈芳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

陈芳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当前多国文化蓬勃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我国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观念、文化素养都发生了众多改变,西方的观念和想法也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在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应当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文化自信,在提高文化自信意识中自觉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维度。通过学校平台、社会实践、家庭教育、自身素养各方面的教育合力,来不断增强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254-01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在整体上趋于积极态度,部分大学生能够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且能够良好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但是仍然不乏有一些同学存在盲目跟风崇拜西方文化思想,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大部分重视政治和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人文教育,使得部分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们面临多种文化的选择,自主性不足,导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茫然而不知所措,从而引发了学生缺乏文化自信。

2 学校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

当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多种文化交流激荡,学校担任着贯彻良好文化自信教育方针、烘托良好文化自信学习氛围、培育良好文化自觉价值观的重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之一,那么,高校应当积极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知识传授与隐性教学共同发挥作用,在课后日常生活教育中以“文化自信”为主题办展报、开宣讲会、办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各个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责任,自发的去认同我国的文化自信,转化教育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社会主义文化焕发出的独特魅力。

3 社会实践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是相互作用且相互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本的理论知识过渡到实践体验当中,是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发芽,由想法到落实,在实践中寻求真知,在体验中获得认识。当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主体性认知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不可忽略,不容忽视。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还要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主性,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公民阶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能够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4 家庭教育是引导学生文化自信的第一课堂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长的引导以及家庭氛围的烘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最基础的家庭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第一时间影响学生的三观和文化自觉意识,家长的言谈举止和做事方式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学生能否拥有一个正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家庭教育的这一因素息息相关,在青少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与学生发展有着环环相扣的关系。因此,在引导大学生提高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中,家庭中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多丰富子女的精神生活,多看诗歌宋词、学习文化典故等方式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父母和子女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日后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后盾,为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5 自身素养是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来源日益丰富,各种软件的应用更是让很多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了解文化更加的便利,但是,与此同时,网络时代更是产生了“碎片化”模式的学习,在这个时候,学生的自控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益泛娛乐化时代的今天,能够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便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自身素养的培育和发展需要环境的烘托、他人的监管,但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二者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之上,动之以情的讲解思想政治理论,晓之以理的灌输文化自信,充分利用好资源,让大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认同指日可待。

6 总结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将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二者的相互融合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潜移默化的育人模式,更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

大学生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兴盛,青年人有责任、有担当,更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人才就是培育人才的过程,培育人才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拥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便能够集良好的品质和状态充分理解我国的国情,民族的文化自信。这关乎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世界的精神财富。

为此,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文化自信培育,要通过学校、实践、家庭、个人等多维度的合力,每一环都重视起来,环环相扣,顺利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德才兼备的实力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1-18.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通联编辑:李雅琪】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文化自信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