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读浪潮下古籍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

2019-10-21 05:17洪日王明华陈鑫王月莹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关键词:开发数字化

洪日 王明华 陈鑫 王月莹

摘要:随着电子化阅读的普及,古籍文献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蕴含着历史文明的载体,古籍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充分開发古籍资源并改变其旧有的载体形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现有的资料,分析了当前发展状况,为国内古籍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古籍资源;数字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4-0274-02

1 古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各种电子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在人们日常中应用普及的程度出现井喷式增长,电子阅读的便捷性和低成本改变着传统阅读方式,以传统纸为载体的阅读方式不断萎缩。在纸质书籍受到电子化阅读影响的情况下,普通书籍销量减少,与其相比受众面狭窄的古籍在图书市场上更是举步维艰。

为了保护并开发古籍资源,国内逐步进行古籍数字化编辑,开展了创建中文古籍书目数据库、古籍全文数字化、设计古籍查阅系统等工作,但因技术有限等原因,至今仍有部分古籍未能被开发利用。

2 古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古籍的现实意义在于回溯历史,它作为千百年前史料的记录载体,给了我们重新认识和想象史实的参考依据,是探寻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发展变化的重要文献。

3 古籍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3.1 古籍原件保存难度大

古籍书页脆弱,如果环境不合标准,细小的偏差也会导致其快速老化。古籍的损坏受温湿度、氧化剂、酸、微生物和紫外线含量影响,对环境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库房必须符合藏书标准、库中古籍应定期修复、防护设备需及时更新等,这些条件均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才能达成。

3.2 再版古籍价格高受众小

因电子化阅读方便廉价的特性,很多读者会选择在网上阅读古籍,会购入实体古籍的人则大多是为了收藏古色古香的线装本。传统的线装装帧,不同于通过机器完成的现代胶装工艺,线装书籍几乎完全需要采用手工制作,而且宣纸价格高,二者相加导致古籍出版物相较于普通书籍而言价格更为高昂,市场难以支持古籍大规模出版。

3.3 古籍保护开发的手段还处于传统手工阶段

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繁复精深,大多藏书机构还只能依赖传统的手工修复方式,耗时长效果差。且古籍中所使用的文字符号多样,有的字词需要注解转化成现代文才能很好地理解,但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可能出现理解歧义等问题。

4 古籍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4.1 建立保护政策,引入现代仪器

古籍原件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规则体系,设立符合国家标准的书库,并严格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在修复工具上,也应适当减少传统的木糙、裱板、棕刷等工具,引进纸浆补书机、纸张纤维检测仪、小型一体化批量脱酸试验机等高新科技设备,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修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2 各藏书部门应避免“重藏轻用”

古籍因自身的脆弱性,大都少有对外展示的机会,但“藏而不用”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因原件容易受到损坏,大多数单位不会长时间展览,但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弥补这点,利用该技术既能保护原件不加速老化,又能满足读者一睹古籍原貌的要求。

4.3 开展古籍数字化资源特色服务

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可设立专职部门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还可采用全息数字化技术进行古籍的数字化工作,将使用专业仪器处理扫描输出的古籍文字信息和通过人工标注后的版面信息进行结合,较高程度的还原古籍文献的原貌后制作出电子格式的文件。

4.4 创建古籍数字化资源库

4.4.1 古籍数字化资源库建立的必要性

古籍原件均为实物载体,如果不将内容转化为数字信号保存下来,就要通过手工检索才能获得所需信息。将古籍内容通过ORC(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扫描后转码为电子文件,可以保证原件不受二次损坏并节省检索时间。

4.4.2 古籍数字化资源库创建的原则

1)设立统一通用的机读目录标准。古籍经数字化后要归入数据库,就需要采用一致的机读目录。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机读目录是UNIMARC,国内以该格式为参考提出了CNMARC格式。

2)支持数据库间的资源共享。古籍资源共享能够提高库中文献存储量,扩大文献涉及范围,拓宽管理组织结构的视野,实现各古籍资源库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3)允许各类检索方式。除常规的根据标题、作者检索以外,还应提供可通过关键字、主题、年份、下载次数等进行检索的服务,并应支持自然语言和逻辑运算符并行的检索方式。

5 总结

古籍的开发利用工作虽然难度大耗时长,但后续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原本珍稀的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并被编入数据库后,可以让读者依托开放式的数据库自主查找资料,减少搜寻的时间和成本。运用集成数字资源来建立古籍资源库,对发掘古籍潜在的价值,提高大众的文化素养,和推进古籍价值再造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冰.数字出版时代我国古籍资源的价值再造[D].北京印刷学院,2015.

[2] 赵淑梅,侯希文.档案物理管理与保护[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49-50.

[3] 易安静.古籍出版数字化道路:用户市场未来[N].中国图书商报,2011,06:006版.

[4] 魏大威.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实务[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85-88.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开发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