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话题:基层异地调动该如何完善?

2019-10-21 07:34
党员生活·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异地调动

据《半月谈》报道,由于异地任职,一些基层干部工作与生活、事业与家庭难以兼顾,面临辞职、调动进退两难的处境。部分地区关注到这一群体的需求,探索了相关政策制度。然而,一些地方领导也担心,如果开了异地调动的口子,可能会加剧干部流失,尤其在偏远落后地区更是如此。您认为基层异地调动制度该如何完善?

“微话题”栏目参与方式:扫码关注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微信ID:dyshwx),点击下方“互动”-“‘微话题互动”,即可参与最新一期“微话题”征集。一经选用,稿费从优。

辩证看待异地调动

正确看待积极引导

基层干部异地调动既能有效解决干部成长難题,又能兼顾事业家庭孝亲,更能增进干部队伍活力,应正确看待、积极引导。组织上应该通过经常性谈心谈话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积极舒缓干部压力和困难,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营造拴心留人的氛围。同时,建立完善下派上挂、轮岗交流等干部培养机制,给予基层干部成长发展的空间。干部个人要做好报告和备案,确有调动想法的,要提前做好汇报,以便组织上提前考虑工作衔接,避免出现人走岗空事废。           (丹江口 程军)

异地调动需谨慎

基层干部无论身在何地,都是其本人慎重选择,组织层层选拔考核的结果。干部在报考异地岗位时就应该考虑到后续的问题。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正确处理好基层干部队伍稳定和干部个人自身发展二者之间关系。一方面要落实好上级激励关爱基层干部的政策,引导异地工作的基层干部踏实干事,让他们有盼头、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对于确有调动需要的基层干部,组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盘考虑之后,实行异地调动。                 (利川 伍雪辉)

严格执行最低服务期限

基层岗位在招录中普遍放宽了学历、专业限制,同时设立了最低5年的服务期,5年内不准辞职、不准调动,不得离开基层岗位,目的在于固定人才。其实,只要执行了最低服务年限,在制度内正常调动,一些地方领导大可不必担心。如果开了异地调动的口子,为基层干部解决了难题,反而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基层干部队伍,为偏远落后地区提供人力智力支撑。        (襄阳 孟荣)

准确把握异地调动的平衡点

做到稳定性和流动性的统一

基层干部调动涉及到干部队伍稳定性与流动性的统一。一方面,基层干部队伍稳定性的关键在于保障、提高基层干部待遇,畅通晋升通道,让基层干部愿意扎根基层。另一方面,畅通基层干部跨地域、跨部门间调动,有利于经验交流、激发新活力。对于最低服务年限期满的基层干部,不应另设调动门槛。调动渠道要拓宽,跨地域横向可调动,遴选等纵向渠道也要畅通。同时,完善基层干部调动制度机制,让调动在阳光下进行。

(青山  肖叶龙)

树立正确的导向

基层异地干部调动应树立正确导向。一方面落实好上级激励关爱基层干部的政策,建立健全干部异地调动机制,对敢于担当作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调动,并在一定范围内将调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公示,保证异地调动的公平公正性,引导基层异地干部踏实干事,让其有盼头;另一方面,对心浮气躁、不安心工作,到处拉关系、走后门谋求调动的异地干部,要及时加强谈心谈话,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处分。

(团风 徐祖宏)

严管与厚爱相结合

基层干部的精神状态事关工作落实效果。新时代年轻干部既有在基层大展拳脚的激情,也会面临家庭事业难以兼顾的忧虑,需要从制度设计上统筹兼顾,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一方面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在公开透明基础上,完善异地调动制度,为基层干部在工作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层次后异地调动提供路径。在全社会人员流动速度加快的今天,把基层干部钉在一个地方不现实,疏堵结合才能标本兼治,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透明的调动机制,才能让基层干部工作有奔头、心理无负担。 (大悟 张宗辉)

严格做好制度安排

给基层异地调动立个规矩

基层干部异地就职,夫妻长期分居两地,有着一般人无法理解的苦衷和无奈。解决此事根本之策还在于畅通干部人才流动渠道,形成基层干部异地调动的相关制度性安排。一是坚持合理流动的原则,积极提倡、鼓励和支持异地就职干部向艰苦贫困地区和基层调动,避免形成偏远落后地区干部失血问题。二是把异地调动与人才引进工作有机结合,比如每年面向一定范围选调一批本地籍贯的优秀人员,让有真才实学的基层干部尽早结束异地分居。三是加强公休假、探亲假等的落实,确保基层干部每年有充裕的时间休假,可用来探亲访友,回归家庭。               (襄城 罗成)

做到建章立制有章可循

一是制定明确的调动制度,对调动干部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调动后的身份、级别、工资、福利等进行明确,做到有章可循、公开透明。二是将干部异地调动与激励关爱基层干部和人才引进工作有机结合,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联合成立专班,摸清有调动意愿的干部基本情况,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帮助制定个性化调动规划并积极协调。三是全面、系统地考察调动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了解其个性、特点,让岗位和人才更匹配,让干部更好地施展才华,切实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蕲春 高小康)

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建立起干部的合理流动机制才是长久之策。一是树立大统筹的意识,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管理协调作用,逐步建立起县、市、省区域内干部流动需求数据库,做到人员调出和引入相对接,确保工作衔接有序。二是建立合理的考调渠道,通过公开遴选和选调,畅通基层干部流动通道,做到人岗匹配、权能协调,让用人单位满意。三是打破编制束缚,积极探索调动人员的身份转换,以聘任制等方式解决编制问题。                 (钟祥 王孝堃)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异地调动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处理干群关系不能忽视基层干部之痛
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的“广州样本”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数独驾到
响鼓
异地恋——闭上眼睛,你就在我身边
要严管更要厚爱
黑皮精灵异地
灾区基层干部将强制休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