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正确方向

2019-10-21 09:15
党员生活·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治党法规条例

编者按:2019年9月3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以及新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这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这3部党内法规的制定修订,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体现了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特别是《条例》作为党内“立法法”,是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基本遵循,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其修订更是牵动全局、事关长远、影响重大。

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出发谋划和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及时把比较成熟、普遍适用的经验提炼为制度规定,转化为相应的制度安排。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部署要求,着眼解决管党治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补齐党内法规制度短板,不断扎紧织密制度笼子,推动各级党组织落实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规范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全体党员的行为。

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条例》等3部党内法规的贯彻执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牢政治方向,切实担负起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政治责任。

什么是党内法规?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统一党的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和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

《条例》修订的原则

※ 一是把牢政治方向

※ 二是坚持立足实践

※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

※ 四是坚持系统思维

《条例》修订的特点

一是强化功能作用,充实了一些实体性、保障性规定,同时完善程序性要求。

二是坚持积极稳妥,内容可改可不改的不做修改,修改的内容必须做到必须、稳慎、准确。

三是体现适度前瞻,从全局和长远考虑作出相关制度设计,增强预见性、适应性。

《条例》重点修订的内容

修订基本维持《条例》原框架,由7章36条调整为7章43条,重点从4个方面作了完善:

一是充实总体要求

新增了指导思想条文,强调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要坚决贯彻“两个维护”的要求。

完善了党内法规的定义,更加全面准确地阐明了党内法规的属性、特征和功能。

明確了党内法规的制定事项,对“适合由”、“只能由”党内法规做出的规定事项分别做出界定。

丰富了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原则,将《条例》实施以来一些重要经验和认识成果提炼为制度规定。

二是明确制定权限

在原《条例》基础上,对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省级党委等制定主体各自的制定权限作了进一步明确。

同时规定,经党中央批准,有关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可以就特定事项制定党内法规。

回应实践要求和各方面关切,对授权制定、联合制定、制定配套规定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补齐制度短板。

三是完善制定程序

重点围绕提升党内法规制定质量、完善党内法规审议把关机制、提高党内法规透明度和知晓率等,并对前置审核、审议、发布、试行等方面的规定作了完善。

四是健全保障机制

完善了党内法规的效力位阶、冲突处理、解释、修改等规定。

对抓好党内法规实施、清理以及编纂汇编等作出规定。

强化了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的保障措施,也为制定相关配套法规留下接口、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治党法规条例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制度治党,让“沉疴毒瘤”无处藏身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一图读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社会保险条例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准确把握“三对关系”
六个关键词助你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