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体验野外漂流

2019-10-24 03:31文/憨
启蒙(3-7岁)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浪过山车浪花

文/憨 爸

有一天学校发了通知,组织一次野外漂流活动。6岁以上的孩子参加,需要划船19.3公里,耗时3.5个小时。

华人家长群里立即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去过的人都说好玩,不过就是有点儿刺激。妻子看到了“很好玩”,但是我却看到了“很刺激”,毕竟不是她陪娃去划船。

妻子用强烈的诱导性语言问憨憨:“儿子,多好玩,去吧!”而我则指着图片跟儿子讲:“好危险,你要想清楚!”儿子可能只看到了“很好玩”三个字,很兴奋地说要去!我一边报名一边嘀咕:“为了这个漂流,周末的兴趣班可就全泡汤了……”

这边的河水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我以前带儿子划船的河都是风平浪静、波光粼粼的,像一面安静的镜子,可以在船上吟吟诗、唱唱歌、品品茶。

可是这里河水湍急,河底礁石林立,有很多漩涡,时不时的小船就会经历一阵强烈的颠簸。在一些陡峭的河段,更有点儿像坐过山车一样,水流猛地把船托到最高处,然后瞬间又落到谷底,眼瞅着前面高高的水浪,翻滚着浪花朝你扑面而来。

不过孩子们都很兴奋,每次征服一个大浪,大家就把船桨举向空中,靠在一起,欢呼雀跃地庆祝胜利!就连我那平时胆小、不敢坐过山车的儿子也突然迸发出勇气,跟着一帮小朋友大呼小叫的,好不威风!

我以为漂流已经够惊险,结果等我们划到一处岩石旁,教练却示意我们靠岸,原来这是一个跳崖处。岩石目测有2米多高,那些美国孩子,有些个头看起来很小,也就6岁的样子,竟然跟着家长一个接一个地往水里跳。

我问憨憨:“你跳吗?”儿子连连摆手,反问我:“你怎么不跳?”呃,我竟无言以对!

我旁边一个中国爸爸也是这么催促儿子的,他的儿子也用这句话来回他。只见这个爸爸突然鼓足万分的勇气,把鞋一脱,眼镜一摘:“豁出去了!我去跳,给儿子示范一下!”说罢走到悬崖边,纵身跳下,只见下面溅起了巨大的浪花。不过他的“牺牲”是值得的,被爸爸这么一带动,那个本来胆怯的孩子也勇气值爆棚,竟然跟着跳了下去。

不仅仅是跳水,我发现那些美国父母带娃真的什么都敢玩!我们往前划船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一阵大呼小叫,转头一看,水里面漂着几个人。

难道船翻了?我们刚要伸手去救就被教练阻止了。原来是几个美国爸爸觉得坐船还不够刺激,直接带着娃跳进水里,顺着水流漂流而下。爸爸在前面冲,孩子就在后面跟着毫无惧色。看到美国爸爸的英勇表现,我们这条船的几个中国爸爸都面面相觑,纷纷摇了摇头……

这次漂流虽然就半天时间,但给我的触动却是巨大的,感觉和那些美国爸爸比起来,我这个中国爸爸简直弱爆了。不过,经过这次磨炼,我领悟到,家长是孩子的最佳导师。一直以来,我都喜欢给孩子发号施令:“憨憨,把作业做一下”“憨憨,把琴练一下”“憨憨,到院子里跳绳去”……可是这种发号施令往往取得相反的效果,有时孩子会拖拉,有时孩子会抱怨。但美国父母的做法——人家身体力行,给孩子做了一个最佳表率。你不是害怕吗?老爸我亲自跳,消除你的恐惧心!

我们还需要给孩子多一点儿尝试和探索!就拿这次漂流来说,事先看照片,我内心是有点儿畏惧的,觉得这个活动太刺激,可能不太适合我和娃。可是等玩过之后才发现,当初实在是想多了,根本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孩子征服一个又一个大浪后,信心和勇气却在成倍地增长!

父与子共同成长,这是这次野外生活最大的收获。虽然憨憨错过了几堂兴趣班的课,但是他却在野外学到了好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更懂事,更有勇气,也更有担当了。而我也伴随着儿子一起成长,突破了原来带娃思维的局限,领悟也更多。

猜你喜欢
大浪过山车浪花
过山车靠什么『翻山越岭』
奔跑的小浪花
送你一朵小浪花
浪花
浪花一朵朵
疯狂过山车
疯狂过山车
心理寓言到大浪中去
小水珠和大浪
游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