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中学时代》

2019-11-13 01:00山东省临沂市吴卫锋
中学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天窗热心励志

■山东省临沂市/吴卫锋

开学伊始,儿子拿来一本《中学时代》,问之,答曰:“热心家长赞助,给全班每人订了一套。”二十年后突然再相见,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青葱岁月,我不禁感慨万千。

1994年,我考入了沂水县第二中学,这里曾考出过一位山东省理科状元。山区,贫困县,考试大县,状元学校,一连串的字眼组合起来,一起造就了甚于苦行僧的高中生活。早晨五点半早读,晚上九点四十五分放学,复读班里甚至凌晨三点就亮起灯光。每天除了早、中、晚共七十分钟的吃饭时间和一个课间操,剩下的只有两个字——学习。

艰苦生活是需要精神食粮支撑的,而课外书被老师发现的结果往往是“粉身碎骨”,《中学时代》是少数被发现也能幸存下来的书刊之一。有了它,艰苦的学习生活变得充实起来。

那时读《中学时代》,最吸引我的一类文章,是一些步入大学的学长学姐对艰辛高中生活的回顾,如《明天属于我》,苦尽甘来的大学生活,对年轻的我无比有吸引力。《给老师提个醒》《天凉好个秋》之类的文章也很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未尽的苦旅》等讲述费尽心力凑齐学费、历尽艰辛去复读的朴素励志文,更是无比有效的学习动力源。那时的《中学时代》,让我展望到了未来的一片天。

人多书少,难免会出现“问题”。最好笑的是,某次考试后,语文老师点评作文:“我们班有七位同学,对自己的评价都是‘不识五线谱,也不会用画笔,跑得不快,跳得也不高;但也不至于唱歌跑调,画虎成猫,体育考试不达标’(1995年10期某文)。”大家面面相觑,继而哄堂大笑。

那时,每次开学,大家都要从家里带点特产与同学们分享,我家住县城,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特产,舍友就让我提供精神食粮。在他们的“威逼利诱”下,我只得把收藏的《中学时代》贡献出来。在各宿舍转了一圈回来后,书上已开满了“天窗”,精华的部分已被大家剪下收藏。望着“天窗版”《中学时代》,我仰天长叹:“两年心血,毁于一旦。”毕业时,只剩下可怜的几本,其余的都已化成纸片。正应了那句话,撒向人间都是爱。

看看儿子手中的《中学时代》,游记已从小溪青山到国外名城了,很多杰出少年的风采展示也是动人的励志文章。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从节衣缩食购买到热心家长的无偿赠阅,艰苦的生活远去,留下的是不变的励志过程。

翻开尘封的书箱,拿出旧刊,与儿子共同翻开泛黄的书页,莫名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那一刻,真的很怀念自己的中学时代。

猜你喜欢
天窗热心励志
天窗·慰藉
人造天窗
热心的朋友
天窗
励志故事
热心的“I”
Dinosaurs’ Home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热心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