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月球软着陆有多难?

2019-11-15 01:42
太空探索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支腿着陆器美国宇航局

在2019年这一年里,先后发生了两次月球软着陆失败的情况。这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53年前就做到的事情。47年后的2013年,中国也做到了。那么为什么作为科技发达国家的以色列做不到,作为主要航天国家之一的印度也做不到?这件事情到底有多难?

在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美苏最早的软着陆是怎么成功的。

先来看苏联。1963年,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着陆器斯普特尼克25号,但是发射失败。此后又经历了多个着陆器发射失败。到1965年5月12日,月球5号着陆器终于离开地球引力场飞向月球,但是着陆失败,坠毁在月球表面。6月,月球6号着陆器虽然发射成功,但没有实现月球捕获,任务失败。这一年的10月和12月,“月球7号”和“月球8号”先后坠毁在月球上。1966年2月,这场漫长的战斗终于迎来了第一次胜利,“月球9号”成功地降落。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月球9号”并不是当今意义上的着陆器。它虽然也采用了月球捕获、反推发动机减速的方式,但最后软着陆所依靠的是气囊而不是支腿。“月球9号”着陆之后,要从气囊上方展开四片花瓣式的外壳,把自己扶起来,然后才能开展科学探测和数据回传工作。

真正实现了用支腿着陆的,是美国的“勘测者一号”。它的成功让美国人非常有面子。因为这是美国第一次在月球上软着陆,首次尝试就取得了成功。但在此之前,美国宇航局还发射了多个硬着陆器。1962年1月28日,美国发射了第一个月球硬着陆器“游骑兵三号”,结果没有撞上月球,丢失在茫茫宇宙里。之后的“游骑兵四号”虽然撞到了月球,但什么消息也没发回来。“游骑兵五号”再次打偏。“游骑兵六号”同样在月球上撞坏了。1964年,“游骑兵七号”终于取得成功,在撞击月球之前发回了照片。1965年,“游骑兵八号”再下一城。经过了这样多的尝试之后,加上美国宇航局在地面上反复尝试软着陆技术,才使1966年6月发射的“勘测者一号”取得了成功。不过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紧接着在1966年9月,“勘测者二号”着陆失败,坠毁在月球上。1967年发射的“勘测者三号”和“勘测者四号”也是一成一败。从1967年的“勘测者五号”开始,美国的软着陆技术才算成熟起来。

苏联实现支腿式着陆器的月球软着陆要等到1970年,“月球16号”终于用四条支腿降落在月球表面。此前,采用相同构型的“月球1969B”“月球1969C”“月球15”“宇宙300”“宇宙305”“月球1970A”全都遭遇发射失败。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月球16号”并不仅仅是着陆器,它是采样返回器,功能与尚未发射的“嫦娥五号”差不多。它是第一个从月球上成功起飞并返回地球的无人航天器,在世界航天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苏联“月球9号”是人类第一个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

很显然,把一个物体发射到月球上,无论软着陆还是硬着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无论以色列还是印度,想要一次就取得成功,似乎对其中的难度估计过低了。

▲“勘测者一号”是第一个软着陆的美国月球着陆器

▲苏联发射的“月球8号”和“9号“至今还在月球上

▲苏联早期月球着陆器采用了花瓣式的支撑方式

猜你喜欢
支腿着陆器美国宇航局
TLJ1 000 t 架桥机后支腿结构与分析*
美国宇航局“Artemis”月球探测计划新进展
一种旋转顶升支腿的研制
美国载人月球着陆器系统及任务方案
中国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
嫦娥四号与玉兔互拍
美国宇航局拍摄地表画面 色彩斑斓美丽
SLJ900/32流动式架桥机在西成铁路箱梁架设中的应用
Mining the Moon Becomes a Serious Prospect
PTS公司推出新型气动控制挂车支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