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伴霜天

2019-12-12 06:10宫凤华
祝您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炖排骨萝卜干切丝

宫凤华

汪曾祺在写给黄裳的信中说:“我对于土里生长而类似果品的东西,若萝卜,若地瓜,若山芋都极有爱好,爱好有过桃李柿杏诸果,此非矫作,实是真情。”

萝卜又名莱菔、萝菔、菲,像从《诗经》或汉乐府里走出来的,让人想到心思纯净、秀美轻灵的美女罗敷。“采葑采菲,无以下体。”仿佛一名纤绢女子,裙裾窸窣,独立于秋风寒畦,眼神中透溢出淡淡哀怨。

萝卜水灵瓷实,吸足了秋天的衰脆和萧寒,雪白的肌肤莹润光洁如同贵妃出浴。咬一口,嘎嘣脆,清脆、薄凉,微微的辛,声响犹如春冰开裂、积雪断竹。在微辣和清甜之间,惊鸿一瞥,留下隽永的回味。正如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冬月吃萝卜的感受:“琼瑶一片,嚼如冰雪,齿鸣未已,众热俱平,当此时何异醍醐灌顶?”

萝卜烧豆腐是经典的农家菜,是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执拗,是安贫乐道、宁静致远的境界。蓝花汤碗盛出来,撒一把翠绿的蒜花,色彩明丽。吃在嘴里,萝卜鲜甜,豆腐糯软,清新爽口。萝卜切丝,浇上生抽陈醋,淋点麻油凉拌吃,简单方便。难怪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生萝卜切丝做小菜,伴以醋及他物,用之下粥最宜。”

初冬时节,乡村夜空高远而辽阔。小院里月光清如溪水,静似画布,瓦屋和枯树闲适安逸地镶嵌在画布上。青霜平添一份柔和,显得寂寥而悱恻。一家人围桌舀喝鲜美爽口的羊肉汤,顿觉一股热气周身窜腾,吸溜吸溜声中,是一屋子的亲情和温暖。羊肉肥润,萝卜绵甜,汤汁浓稠,寻常幸福,就在这氤氲炊香里深藏不露。

霜天寒夜,煨萝卜豆腐汤,煨的是一种情怀,一种清凉古意。此时,一股柔软的乡愁倏忽传遍全身。

梁实秋曾啧啧称赏萝卜炖排骨:“揭开瓦钵盖,每人舀了一小碗。噢!真好吃。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成泥,汤呢,热、浓、香、稠,大家都吃得直吧嗒嘴。”大师们在饕餮中自塑一份风雅。冬天蔬菜稀缺,从地窖里扒几个萝卜,煨蹄膀,炖排骨,香气四溢。客人来了,披一身雪花进屋,先盛一碗汤喝入,暖身又暖心。

汪曾祺善做“拌萝卜丝”。杨花萝卜切成丝,加糖略腌,拌以酱油、香油和醋,美味拌萝卜丝即成。他认为,若是加入海蜇皮同拌,味道尤佳。

立冬时节,巧妇们总要腌萝卜干。将红萝卜或白萝卜削去头尾,洗净略晒,在长桶里滚刀切块,拌上细盐铺入缸中。当缸中渗出卤汁时,把萝卜捞出放到阳光下晾晒数日,把盐卤煮沸,将萝卜入热卤中烫一下。用棉线把萝卜干串起来挂在屋檐下或树枝上晾晒,或平摊在匾子里和席子上,待萝卜干晒成表面干燥略带湿润后,就可以入缸了。清晨,大家粥碗一捧,咯吱咯吱地咬嚼着爽脆的萝卜干,咕噜吐噜地喝着滚烫的粳米粥,生活的恬淡和温馨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萝卜清雅,温贫老暖,入诗入画。宋代陈著诗曰:“曉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柴扉破窗,地炉粗酒,啜吮萝卜羹,洋溢着一种襟怀旷达的山野情趣。“东坡羹”其实就是将萝卜、蔓菁等茎块捣碎,加上研碎的白米,烹煮而成。台湾女作家到汪曾祺家做客,他特地做了“杨花萝卜炖干贝”飨客,浓香扑鼻,女作家赞不绝口,回到台湾后,大肆吹捧,弄得他一不小心就扬名港台文坛。

霜天清寒,浮世纷扰,一碗滚烫的萝卜汤足以祛除沁骨寒冷。家人围坐,灯火可亲,任凭屋外寒气袭人,围炉夜话,在热气氤氲中举杯畅饮,亲情弥漫,寻常生活竟也旖旎生动起来。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炖排骨萝卜干切丝
大头菜、冷吃兔、萝卜干…… 这款“组合装”线上跑得欢
姥姥的拿手菜
碳纤维短切丝对水泥混凝土梁性能的改善试验研究
萝卜干 母亲的味
TOBSPIN切丝机和SD504切丝机的对比分析
吃肉肉的讲究
从设计原理分析切丝机磨刀装置中砂轮与金刚石对切丝的影响
SIMOTION运动控制系统在烟草切丝机中的应用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