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白毛女》中的唱段“杨白劳”的演唱技巧研究

2019-12-17 11:18王明轩
黄河之声 2019年10期
关键词:杨白劳白毛女唱段

王明轩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一、“杨白劳”的音乐特点分析

(一)旋律特点

在旋律方面,该曲目由四个部分组成,共68小节。此曲目第一部分的前奏沉重而缓慢,运用大量的低音描绘出了杨白劳在大雪中蹒跚前行的情景。第4小节出现弱力度的叹息动机,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加符合歌曲第一部分所要求的“无力地”情绪表达方式,更突出“苍白”的色彩。第五小节到第十三小节作曲家用质朴的音乐旋律和简明的钢琴伴奏表明了杨白劳此时悲凉的心情。而低音旋律的平稳进行也贯穿了杨白劳因害怕而外出躲债不敢回家过年的人物形象。

第二部分是杨白劳回到家与喜儿团聚时被黄世仁逼债的情景。这时音乐当中出现了三连音,同时朗诵式的音调也贯穿其中,充分的表现出杨白劳因无力还债而焦急万分的心情。在音乐表现方面极大地增强了戏剧性冲突。

第三部分是杨白劳对着熟睡了的喜儿轻声诉说。该部分属于再现部,在音乐处理上旋律性加强,更突出了一种舒缓安静的音乐氛围,同时又渗透着悲伤的情感。突出一种及其浓重的悲剧性的戏剧色彩。

第四部分的旋律走向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而改变,先是一字一顿和道白的交替,再加上近乎说白的呐喊,情感冲突完全爆发。在“卖身的文书”时旋律由上到下的进行也表现了杨白劳的复杂心情,虽然对旧社会的剥削满心愤恨,但质朴老实的他又不敢奋起反抗,是实实在在的走投无路。最后一句“哪里有我的路一条”让人物感情完全倾泻,表现出杨白劳对吃人社会的愤怒控诉。

(二)调式调性分析

作曲家根据杨白劳的性格特征,把四个部分的人物形象进行两次调式调性的转换。从第一、第二部分的降A徵调式转到第三部分的升C商调式上,从第三部分的升C商调式转到第四部分的降E商调式上。四个部分的设计安排合理,从调式调性转换上也符合杨白劳人物性格在曲目中的发展。

二、“杨白劳”的演唱技巧分析

(一)语言的运用

语言是人们沟通思想、传情达意的工具。中国民族歌剧区别于外国歌剧最大的特点是风格韵味,中国民族歌剧的风格韵味主要体现在语言与声调方面,语言运用当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归韵,这也是中国诗词以及中国民族音乐唱词的最大特点之一。中国语言的韵脚同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的韵脚相比,更加复杂,这在中国歌剧的演唱过程中需要尤为重视,比如《白毛女》唱段中的“来”“耐”等字属于怀来韵,演唱时的尾音应归到i上。演唱该母音时要注意给与更多的气息支撑和腔体运用,使得声音更加饱满,不会显得过于直白。再比如:歌剧中的“了”“饶”等字属于遥条韵,咬字时尾音是归到O上,在唱时要避免咬字不清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注意演唱时声音不能过于靠后,而且要保持高位置歌唱。

在演唱“杨白劳”时,咬字方面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如“指望着熬过了”这句,前面的“指望着”三个字要尽量唱得连贯,到了“熬”字的时候要与前面的着字断开,用叹气的方法来唱出熬字,这样听众会从这个小细节中真切的感受到杨白劳的焦急与无奈。再如“我欠租欠债都是你们逼着我写的”这句,在演唱第一个字“我”的时候咬字要有一点颤抖的感觉,杨白劳面对的是恶霸地主黄世仁,由于无力与之抗争,只能面对苍天呼喊,以使心中的悲愤之情得以发泄,如果演唱这句时变成愤怒的呼喊就不符合人物性格了,带一点颤抖去演唱“我”字能更准确的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演唱曲目快结尾那句“哪里走哪里逃”的时候,“走”字和“逃”字的字头要着重强调出来,让动词在歌唱中更加生动,这样也能更好的增加演唱时的戏剧系冲突。在这首曲目中语言方面要注意的细节还有很多,在这里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气息的控制

帕瓦罗蒂曾经说过:“学会呼吸就等于学会唱歌。呼吸是歌唱的核心,是歌唱方法得到稳固的决定性因素。在演唱“杨白劳”时,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情感比较细腻,需要声音比较连贯,因此气息的控制要非常稳,气息的运用要非常连贯,这就需要在演唱中均匀的控制气息的运转,不能有丝毫偏差。第二部分与第四部分加入了连续的三连音,三连音的作用在于对情感有一种推动作用,但是演唱三连音需要很强气息的“弹性”这时就要采用快速吸气的方法,尤其在第四部分念白时,要更加注意加强气息的支撑。总而言之,整首曲目的演唱都要找到气息流动于丹田的感觉。

(三)音色的把握

悦耳的音色一定拥有合理的腔体共鸣,该首歌曲属于男中低音作品,音区多在中低声区,比较接近于平时说话时的音域,在演唱时要注意高低声区共鸣保持统一。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要把男中音胸腔深沉的音色表现出来,寻找一种半说半唱的感觉,声音要保持向前,避免后倒,不然容易造成吐字不清,音色浑浊的情况。在第二部分与第四部分高音声部较多,因此要多运用头腔共鸣,保持声音的高位置,避免音色出现嘶哑和挤压的现象。

(四)情感的表达

我们在演唱一首歌曲时最重要的就是既能感动自我,全身心投身表演中,又能感动观众,使其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因此,情感的表达是音乐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能力最终都服务于情感,也作用于情感,而情感是否能在演唱中充分表达出来也是检验一位歌者综合能力的标准。因为要表达情感不仅求歌唱者对唱段的整体剧情、演唱风格、人物性格等方面做十分充分的案头工作,还要求演唱者时刻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歌唱的道路上永远抱着学习心态,不断进取,从而演唱出能够打动听众的优秀作品。

三、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歌剧《白毛女》中的唱段“杨白劳”的一些粗浅认识,通过对“杨白劳”的演唱技巧研究,笔者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演唱一首歌剧唱段时,首先要通过各种手段把人物形象研究透彻,抓住人物的“魂”,从而化身成这个人物,这样才能更好的诠释唱段。

猜你喜欢
杨白劳白毛女唱段
咏叹调《杨白劳》的人物形象表达与演唱细节把控
歌剧《白毛女》杨白劳唱段分析
绵绵古道连天上
由《歌剧魅影》中唱段分析看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
“白毛女”姐姐
白毛女(第一幕节选)
一弯新月挂半天
在延安,初见《白毛女》
河北博物院上演“白毛女”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