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地理直播课的教学模式研究

2020-01-06 05:05陈光磊
人物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环节教学方式笔者

陈光磊

摘 要:在疫情初期,由于大中小学暂不开学,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及广大师生积极开动脑筋,开始尝试和推行网上授课模式。在网上授课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但同时也出现了因为对软件的基本操作不熟悉而产生的种种问题。笔者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在网上授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設备没有声音等技术性问题。当然,随着教师们对软件的熟悉,这些问题很快就可以得到解决。

关键词:网上授课模式;播课的教学

当现阶段的技术问题解决以后,我们还需要着眼于一个更加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借助网络授课平台,我们是否能够发展出一套成熟的网上教学模式。由此出发,就会牵扯到一系列问题,比如:在网络平台授课,我们如何实施课程导入环节才能够使得效果能佳;如何在讲述的过程中进行板书以及板书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如何在网上授课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学生活动及反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高效地提问,学生又可以以怎样的方式来快捷有效地回答问题;如何布置作业以及布置什么样形式的作业;又如何去有效地批改这些作业。

通过对不同老师网上授课的了解和咨询,笔者发现很多(尽管不是全部)老师的网上教学方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某语文老师的作业是要求学生背诵古文,并且将背诵古文的视频上传至网络;某化学老师放弃了传统的PPT授课模式,而是将摄像头对准了自己书桌上的纸和笔,边授课边在稿纸上写板书,俨然形成了书桌上的“黑板”;某体育老师在家中利用摄像头远程示范,学生再上传自己的练习视频,并通过网络互动为学生指导体能训练,等等。

尽管上述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表现得很亮眼,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网上授课过程是尽善尽美的。某些教师囿于对网上授课的排斥心理以及对软件的熟悉程度,在他或她的整堂网络直播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使得整体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这些推陈出新的“招数”虽然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系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些较为零散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窍门。但是,如果能够广泛地搜集这些方法或窍门,并将其进行归类和整理,那么形成一套可供参考的系统教学模式指日可待。

前面已经提到,我们的基本研究过程主要是广泛地收集不同教师的网上授课资料,吸取其网络授课的已有经验(当然也包括那些尚未实施的独到想法),有目的地进行评价和筛选,最终整理和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备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如下:

第一,制定教学环节分类标准。根据传统教学模式,暂时将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教师个别提问、学生活动、回顾与总结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等环节,后期在研究过程中再根据实际情况增删相应的环节。

第二,制定教学环节评价标准。根据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制定一个完整的网上授课评价模式。笔者所在的中学之前已经推广普及了一个本校独有的教学评价模式。这里笔者可以直接借鉴其原有模式,制定一个网上教学的评价模式。

第三,收集教师们的网络授课资料。在对教学环节做了细致区分并且制定好了网络教学评价标准后,我们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广泛获取和搜集教师们的网络直播课教学视频。在搜集过程中,笔者倾向于不仅仅搜集地理教师的网络授课资料,同时也应当大量搜集其他科目教师的相关资料。这是因为目前网络直播授课刚刚起步,而现有的地理直播课程资料则相当稀少和单薄;同时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方法论层面的研究,其他科目的教学方法和窍门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第四,整理和简化收集到的资料。我们在最初的阶段中已经划分好了教学环节,制定好了教学评价标准,同时因为完整的教学视频长达40分钟,直接进行分析和评价存在冗余数据多,工作量大等弊端。所以我们就需要在本阶段利用标准来对资料进行筛选和精简,力图做出每一份资料的样本或“切片”。当该阶段的研究工作完成后,我们实际上就形成了日后用于资料分析和评价的数据库。

第五,分析样本资料,归纳总结网络授课教学模式。通过样本的比较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在目前的网络直播条件下,在基本的教学环节中,哪些教学方式或者手段是最合理的。而我们将不同环节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的整合,就能够形成最终的地理直播课的特有教学模式。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确定某个环节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时,可能出现多种优质的可供选择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一步评估该环节的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之间衔接是否得当以及关系是否吻合。

笔者所在的学校于2020年3月15日以后开始开展网络直播授课。从3月15日至12月31日,笔者的网络直播授课次数已经累积达34次,期间经历了诸多困难,比如在导入过程中曾经采用传统授课模式中的案例导入模式,但由于在网络上与学生缺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而导致效果并不理想。笔者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思考适合地理网络授课的课程导入方式应当是什么样子的,进而扩展到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网络教学方式的思考。

除了个人的亲身经历,笔者也与其他教师作了深入交流,发现其他科目的教学方式以及一些老师极具个性化的授课方式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黑板在网络授课时无法使用,虽然直播软件自带电子黑板,但用鼠标写字很困难,效果也很不理想。有鉴于此,笔者尝试着在讲述的过程中利用Word文档打印板书,当这节课结束后,板书以及教师笔记也同时整理好了。比如,网络授课过程中本来是无法进行个别提问的。但是,有老师想到利用手机微信中的视频会议功能,可以让全班学生与老师进行实时互动。虽然受网络延迟的影响,这种方式有瑕疵,但这毕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认为长达40分钟的地理网络直播课已无太大必要,而针对单个知识点的微课则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针对学生在地理作业中的一些普遍错误,我们尝试着做了很多3至5分钟的试题讲评微课,要求学生利用这些微课视频来订正作业错误。事实证明,在第二天的课堂随机提问中,学生对于易错点的掌握情况基本是令人满意的。

在过去一年中,关于地理网络直播课的思考要么来笔者自身的实践,要么来自与其他老师的互动交流。疫情中的地理教育既有诸多困难,也潜藏着广阔的前景。换句话说,疫情是一场危机,它既是“危”也是“机”。

猜你喜欢
环节教学方式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