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园林景观设计教学在当今环境下的改革探索

2020-01-06 05:05陈泳江
人物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高校

陈泳江

摘 要:很显然,当今无论是社会的发展环境还是人们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持续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是改善公共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好的园林景观相当于一座城市的名片,优秀的园林景观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是美、艺术和文化的高度结合。而这些,都需要出色的园林景观设计为基础,很显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在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上充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地在教学方法与内容上进行改革与创新,输出更多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校;园林景观设计;教学改革策略

前言:园林景观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通过科学的、切合人类需求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将更加舒适、优美的环境空间呈现出来。园林景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园林景观设计是景观工程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好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够直观的反映出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同时更是有效的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影响力。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对城市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过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构建具有城市特色的环境艺术景观,已经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的培育和输出基地,要紧跟当前社会环境形势,结合当下学生的思维与行为特点,对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本文就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园林景观设计教学的改革策略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一、高校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城市的文明发展,良好形象的展示,都离不开景观工程的助力,在当前城市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背景下,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的优劣对公共环境的整体质量和呈现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同色彩的呈现,别具风格的造型,以及景观布局以及空间运用等,形成了独有的视觉效果,产生了无需语言形容的张力与冲击力,使得整个景观工程的呈现效果更完美,更富个性化,可以说园林景观是一座城市气质的展示,文化的象征,精神的呈现。所以说,设计是园林景观工程的核心,这就对专业设计人才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高校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上还有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陈旧落后,无法充分体现出时代发展的特性,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高校的园林景观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依然是多年前的结构和模式,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二是高校教学队伍综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园林景观设计涵盖了审美倾向、文化内涵、现代化设计软件的应用等各个方面,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园林景观设计呈现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但是,部分教学老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课堂教育创新不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教学效果不如预期。

二、高校园林景观设计教学在当今环境下的改革策略

(一)以行业发展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模式

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时期人们的审美都会不同。正是因为如此,高校在园林景观设计教学时要紧跟社会发展以及行业需求,唯有结合行业需求所设计出来的课程体系才是科学的,有针对性作用的。首先要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与创业来做为教学的方向,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极具视觉感的专业,而且涵盖了各个领域,十分讲究特色与内涵,否则,设计出来的作品只会流于泛泛,所以要在教学模式上要积极创新,要转变传统的以案例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无论理论多么丰富,实践方能出真知。这就需要教育队伍做好自身的知识储备,主动学习和借鉴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二)完善工学结合,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

园林景观设计教学的核心必须以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园林景观工程做为公共空间的重要工程,会接受社会各方的评价与检验,要获得大众的认可,就必须在设计的风格与内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景观的内涵,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要实现这些,显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实践就是最好的培养路径之一,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去,切实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以景观雕塑的设计为例,景观雕塑是静态的,要在静态的环境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内涵。就需要从景观工程的整体风格出发,结合区域特色、环境特征以及景观工程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综合设计,使得景观雕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景观工程的建筑、植物等特色,使景观雕塑的造型、色彩、材料等的运用与景观工程的建筑特征、艺术内涵合而为一,此外,还要思想文化的融入、光线变化对雕塑的影响等等,从各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使整个设计呈现出更完美的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设计的核心与内涵,从而更好的提升专业水平。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界对综合素质教育日益重视。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先进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手段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探索设计艺术的整体风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艺术素养,促进其不断的吸收更加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应用先进的设计手段,使得园林景观的设计更具现代气息、时代特征,一方面更能突出地方特色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使得城市的风景越来越靓丽,另一方面更好的帮助学生在专业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中华.高校園林景观设计教学在当今环境下的改革探索[J].人间.2020(04):116-117.

[2]张秋实.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专业园林绿化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17(33):249-250.

[3]温瑞芬.环境艺术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体验式教学改革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0085-0086.

[4]何贤芬,陈青扬,吴李艳.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20(10):0047-0047.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设计高校
探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技术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探讨
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禅宗文化在宜春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