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2020-01-06 05:05雷云华
人物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学困生小学

雷云华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整体的发展,这就急需转变班级内学困生的状态,从而实现学生均衡发展的目标。当前,小学数学的学困生问题较为严重,从教学方面看,学困生会在无形中降低教师的授课效率,也会导致班级内学生分层严重。因此,教师若未能正确引导学困生,很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其他问题。文章针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引言:日常教学中研究学困生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表现与产生原因

首先,在学习态度与积极性方面,许多学困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积极性不高,很少会主动进行学习。尤其是在家庭作业完成过程中,只能在家长的严格监督下完成,自主完成得较少。对于数学作业中遇到的问题也不会进行积极思考,依赖性较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数学抽象性较强,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困难;二是许多学困生数学基础不好,对于数学丧失学习信心,进而影响学习兴趣。

其次,是学困生数学知识体系欠缺。学困生群体数学知识体系散乱,其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也仅仅局限于数据处理,而缺乏对数学思维的应用,这是学困生最为缺乏的地方。导致数学知识体系欠缺的原因较多,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也未能掌握数学学习规律。

第三是学困生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较少,应用能力不足。在教学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困生很少会在生活中应用,更难以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抽象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学评价中过于关注学生解题能力,而忽略学生生活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端正学生态度,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

教师若想转变学困生心态,需要经常对他们开展情感教育,借此提升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转变学生心态,教师要从自身入手,在进行授课时应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平时与学生相处要尽可能平和、幽默,学生只有从内心喜欢数学教师,那他们才有兴趣下决心学好数学。在日常授课时,教师应对学困生表现出充分的关心,当学困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帮学生解答。此外,数学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三状态,即心理状态、学习状态、身体状态,当学生生病时,教师可对他们表示适当关心,借此让学生在心中感到温暖。一些学困生较为孤僻,遇到问题时不敢直接询问教师,基于此,教师可重点关注内向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主动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借此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只有帮学困生积极融入课堂、融入学生集体中,才能有效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从而极大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在消除学困生的自卑感后,教师应将部分精力放到培养学生学习信心上。小学生对外界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很容易获得满足。结合此种心理特征,教师可尝试将实际生活融入数学教学中,借此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教师若想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培养学生上课敢于答题的习惯,这样能够使学困生体验到认同感。教师在和学困生互动时,应以鼓励为主,绝对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即使学困生未能答出题目,教师也应少批评,并尝试发掘他们回答中的优点。利用此种方式,教师可帮学困生逐渐树立起学习信心,从而帮他们养成热爱数学学习的习惯,最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二)关注数学规律,促进学困生数学思维发展

掌握数学知识必须建立在具有良好数学思维的基础上,针对学困生数学思维发展较差的现象,在教学时需要给予特殊关照。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模式,通过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让学困生直接面对数学问题,在交流与互动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毕竟学困生与其他学生在生活经验、思维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即是各种体验碰撞,帮助学困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数学问题,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巧用分层教学,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在进行数学学困生转化时,可尝试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事实上,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很多,一些学困生是因为理解能力较差,在学习新知识时难以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还有部分学困生较为好动,难以将自身注意力集中到数学课堂上,从而影响了他们学好数学知识。基于此,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时,要因材施教,结合不同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对“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进行课堂教学时,便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困生,教师可适当降低授课速度,确保学生都能跟上自己的教学思路。对于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就需要教师丰富自身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借此增强数学课堂的吸引力,从而将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数学知识上。此外,教师还可对学困生的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降低作业难度,将考查重点放在基础知识、重点公式上。对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可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借此让学生从课后作业中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利用此种方式,数学学困生的成绩将得到有效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耐心,并不断帮学困生转变学习心态,教授他们适合的学习技巧,在授课时,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后,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必将有明显进步。教师若能有效解决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将会从很大程度上提升整个班级的数学教学质量,并将自身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七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6):127.

[2]徐洁.关怀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个奇迹: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0(13):70-71.

[3]张瑛.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措施[J].中国农村教育,2020(11):69-70.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学困生小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