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工作的思考

2020-01-06 05:05林露
人物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养教育党员发展思考

摘 要: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思考了几方面的基本对策,以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党建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员发展;培养教育;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想多元化趋势日益突出,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尤其是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了挑战。所以,高职院校党组织应以学生党员思想文化素养现状为基础,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工作。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想信念,锻造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过硬本领,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先进性及适切性。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入党前后表现不一

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党动机上存在一些不端正现象。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党的认识不足,又容易受外界因素和自身情绪的影响和制约,导致性格多变、目标易变、缺少坚持和稳定、看重个人得失,入党动机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比如来自家庭的压力、就业的考虑、身份的炫耀等等,很少真正从理想信念的高度衡量“我为什么要入党”,使学生的入党动机带有功利化、社会化。具体表现就是一些大学生入党前后行为表现差异较大,在入党前接受党组织考验时表现突出、勇挑重担,无论学习还是学生干部工作上都积极向前,任劳任怨;但入党之后就开始慢慢松懈、思想懈怠,工作往后躲。从这些思想和行为上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的入党初衷和动机并不纯正,很难经得住考验,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学生教育培养效果不够显著

目前,学生党员发展教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阶段、发展对象培养阶段、预备党员培养阶段和党员教育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内容也有差别。目前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培养阶段划分较为明确,但各阶段教育培养内容存在区分性不强、轻重协调不佳等问题。发展对象的培养阶段可以说是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最为重要的阶段,一般基层党组织较为重视。但相对比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预备党员的培养阶段,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大部分在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阶段很长时间内没有真正发挥对发展对象的酝酿和选拔作用;预备党员的教育阶段持续时间相较于其他阶段较短,因为受学制影响,预备党员教育正处于顶岗实习期,基本不在学校,对培养教育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整体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的效果有些欠佳,使得学生党员队伍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三)部分高职院校党组织发展党员功能还不够完善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一个组织,不仅能够将学校与学生关系联系起来,同时还能够在学生队伍当中起到先鋒带头的作用,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确保学校党建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但部分高职院校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常以辅导员、班主任的意见为主,忽略了广大学生的民主权利,存在着舞弊现象,导致一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较为不公平现象。除此之外,学生党支部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偶尔会出现在党员发展数量上攀比的现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要全面提高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综合质量和整体效率,就需要深入了解各方面情况,避免因疏忽而导致党组织综合素质被降低。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工作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端正学生入党动机

只有思想政治立场坚定,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而要让学生党员一直坚定理想信念,一直保持思想政治观的纯洁性和稳定性,就需要学校的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不断的与学生保持沟通、谈心谈话,常就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大事件进行探讨,以便判断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保持正确的态度与立场。如果发现在政治立场和表现上出现偏颇,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就要严肃、严格地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力求他们不会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保证其稳定的思想政治状况,端正其入党动机。

(二)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提高学生党员整体质量

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乐于奉献的高素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保证。加强学生党建队伍建设,一是应把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党务工作的党员同志安排到学生党支部队伍中。二是要重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基层党建工作者,树立起培养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三是要有效发挥学生党员在党建队伍中的主体作用,利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的优势,让素质高的学生党员带动身边的同学,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形,整体提高学生党员质量。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员教育活动,增强政治素养

可以采用研讨方式来对学生党员开展理论学习教育工作。例如可以结合当前实际,学生思想特点,开展主题为“如果我是支部书记”的讨论会议,积极调动学生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党员参与理论学习的兴趣,达到较好的理论学习效果。还可以充分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方式,将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作为教育的重点工作,例如开展以“远山的呼唤”“红岩魂形象事迹报告展演”等主题活动,去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邀请优秀的党员干部、身边的榜样进行宣讲,使学生从精神上、心灵上都受到洗礼,以此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此外,学生党支部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活动,例如创建党支部“网络社区”等,为党员接受理论教育和开展思想汇报会议提供稳定的平台;组织观看一些关于党的影视,鼓励撰写观后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活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平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现状与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9):19-22.

[2]卢旭锦.校企联动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1):224-226.

[3]李荣华,廖舒怡.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1(08):22-23+80

[4]尹博.工作标准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发展创新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9(36):174-176.

作者简介:

林露(1982—)女,满族 辽宁辽阳市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党建、思政。

猜你喜欢
培养教育党员发展思考
志愿服务在民办高校党员培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
教育微论坛
浅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创新路径
要多做些培养教育工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