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0-01-06 05:05刘伟
人物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

摘 要:全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实现了时间上的全程互动传播、空间上的全息深度融合、主体上的全员参与互动以及效能上的全效实现态势。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则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到“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转变。我国历来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沿用好办法,努力改进老办法,积极探索新办法,以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全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策略

全媒体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传播场域与舆论生态,也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视角与改革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互联网就成为适应新形势、实现新作为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扩展了宣传阵地,尝试将相关内容嵌入互联网这一新的平台与载体。因此,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优化策略就成为了重要课题。

一、内容为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浸润式展开

这是一个“竖屏”时代,“两微一抖”改变了很多人生活的重心,话题性成为最具生态价值的动能,而影响刷屏效果的核心则是“内容”。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内容为王”是始终未可建设理念。但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是信息的对称与匹配,使得大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的被灌输对象身份,其主体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正视与尊重。以此为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转变思路,实现供需双方的高度融合,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有观点、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内容。具体而言,高校思政课应甄选那些符合学生需求、蕴含主流价值观的案例进行“定制化滴灌”,使思政教育更有亲和力和针对性。譬如,高校可以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活动,活动的主题均需根据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精准思政”,并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生发展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等等,可以说,思政有魅力,学生才能有兴趣。因此,要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理论滋养、内涵获得、人生启迪。

二、创新为要:蕴含吸引力的思政传播模式更迭

在全媒体时代,数量巨大且内容分散的信息都会被以片段的方式“碎片化”地呈现出来。当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再是学生自觉的必然选择而成了“选作题”时,如何在零碎的时间内最快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实现思政教育的最强实效性,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点。具体应做到:第一,创新题材,制作一系列时长有限的思想政治微作品,满足碎片化学习需求。因为在微作品中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可以实现与学生的无障碍沟通。正是由于能够于细微之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滴灌”,以小見大,才做到了和学生心贴心。第二,创新技巧,借助视频剪辑和版面设计等创作手段,利用小程序互动、网络视频直播等传“媒介,通过快闪、歌会及脱口秀等新颖的表现形式,将最新技术手段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此外,高校在面临思想政治教育重大事件时,还可以考虑运用固定机位和移动机位结合、4G连线点位应用、无人机航拍参与等先进技术,给学生以最饱满、最丰富的感官体验与视觉震撼。第三,创新视角,以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为纲,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一线,用最深刻的体验感悟,获得最直接、最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需求为本:实现满足表达诉求的服务型引领

在全媒体时代,全程互动的信息场域贯穿了舆论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单向的宣传灌输转向双向的交流互动,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己任,为学生营造实现表达诉求的传播场域,在服务与引领中达到思想政治的教育目的。第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的应用功能。思政教育新媒体不应当仅是高高挂起的阳春白雪,更应当成为润物细无声的身边媒体。例如,红色教育主题网站、思政微信微博等高校思政教育新媒体,可以利用大数据为学生绘制画像,通过与校园网络、手机等的资源整合,改变以往严肃说教的呆板形象,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精准化服务,增加用户黏性。第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当学生与思政教育新媒体建立起互相信任的良性关系而言,就应当进一步通过互动评论功能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就思政教育媒体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评论、提出意见,倾诉烦恼、表露情感。同时,还要设置专业的工作人员予以回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情感关怀,真正发挥育人作用。第三,树立网络舆论领袖的引领作用。全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育人队伍作为后盾与支撑,这其中必然会涌现出一些勇立潮头的一出人物,如校园大V、网红老师和优秀辅导员等。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新型舆论领袖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在思想信念、学术修养和人格精神等方面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弘扬新思想,传播正能量。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由互联网掌舵的全媒体时代],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科学把握网络传播规律,“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面对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一专多能人才队伍、构建立体化融媒体平台”的新要求,高校要坚持内容为王、创新为要、需求为本,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项久雨,孟维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0,(3).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9]

[3]蓝江.一般数据、虚体、数字资本——数字资本主义的三重逻辑[J].哲学研究,2018,(3).

作者简介:

刘伟(1983-),男,蒙古,辽宁喀左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毕业,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课题(思政专项)课题“新媒体背景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0134),辽宁省教育厅2019年度青年科技人才“育苗”项目(课题编号:LQN201916)“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辽宁建筑职业学院2020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中国梦’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ZXYKT- JZXYKT-20201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全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