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满族冰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0-01-06 00:53张瀚文  吴启芳  魏影
人物画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满族黑龙江

张瀚文  吴启芳  魏影

摘 要:冰嬉本是清朝人对冰上运动的总称,在清代最初是作为一种军事演练形式存在,而后由于统治者的重视,逐步发展成为清朝国俗之一。冰嬉是满族民族智慧的结晶,能够充分体现出满族的民族特色,其中也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满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满族文化资源,加之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有利于推动满族冰嬉文化的保护与进一步发展。恰逢2022年北京冬奥会,黑龙江省可在此大环境下,以冬奥会为契机,推出系列关于以冰嬉为特色的冰雪体育文化旅游项目以及产品,进而推动冰嬉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满族;黑龙江;冰嬉;冰雪体育;文化旅游

一、满族的冰嬉文化

满族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肃慎——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被文献记载的民族之一。其先祖居于白山黑水之间。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使得满族先祖们创造相关特色运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冰嬉作为满族重要活动,而后发展为大清国俗之一,能够充分体现出满族的民族特色以及民族精神,深入挖掘冰嬉文化内涵有利于满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一)满族冰嬉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东北地区自古以来便被公认为是我国最为寒冷的地区,文献中也多有记载:“江省入冬以后,窗皆高丽坚纸蒙蔽无隙,辄上厚冰寸许,视如积雪。盖屋中之火,与庭中之雪,相薄而成,至次年三月始消。北墻尺许厚亦然。每雪落地,则散粒如砂,往来行步,踏之有声而不滑足,其下坚冻二三尺不等。……冬雪外出,耳轮辄以皮囊之,否则冻欲死”。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东北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为满族的冰雪活动创造了条件。

早在满族入关前,冰嬉文化已然十分盛,“冬春之际,冰雪载地,凡薪米器用,皆用冰床载用,犬数十,负之而行,驱以长鞭,弛数百里,遇冬日坚冰,足蹈木板溜冰而射,其妇女尤善伏孥捕貂”。从文字记载我们不难看出满族人民十分擅长冰嬉这项运动。此外,努尔哈赤受困于墨尔根城之际,费古烈带领部下使用乌拉划子滑行前去救驾,也是自此奠定了日后清代冰嬉阅兵的习俗。

乾隆时期,冰嬉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其一,乾隆帝将冰嬉称为大清国俗之一。其二,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冰嬉图》更是生动形象地还原了宫廷内享受冰嬉的场景。其三,据文献记载:“每年十月咨八旗及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处,每旗照定数各挑选善走冰者 200 名;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弓箭、球架等项。至冬至后,驾幸瀛台等处,陈设冰嬉及较射天球等伎。分兵丁为两翼,每翼头目 12 名,服红黄马褂,余俱服红黄齐肩褂。射球兵丁 160 名,幼童 40 名,俱服马褂背小旗,按八旗各色以次走冰,较射、陈伎。毕,恩赏银两:头等 3 名,各赏银 10 两;二等 3 名,各赏银8 两;三等 3 名,各赏银 6 两;其余兵丁各赏银 4 两。俱由内务府广储司支给。”我们可以看出,时间、地点、器具、赏银都已由内务府统一调度,冰嬉运动在此时俨然已经拥有独立体制。

(二)满族冰嬉文化精神内涵

冰嬉运动被视为国俗,当我们仔细去探寻冰嬉文化的深层内涵,其实不难发现,冰嬉运动孕育着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在追求的和谐共处,这也是冰嬉运动中最为宝贵的内涵。这种和谐共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更是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处。皇帝、大臣、将士们共同参与冰嬉运动,阶层之间的距离感被淡化,欢乐和睦的氛围再次突出了冰嬉运动所带来的社会功用。即为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冰嬉运动借力于东北得天独厚的寒冷条件才得以发展,人们享受着自然带来的愉悦,并以艺术之美回馈给自然,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满族源于肃慎,在极寒的自然条件下充分利用条件,拥有了充满民族特色的冰嬉运动。和谐性、民族性孕育在冰嬉运动中,滋养出了独属于满族的冰嬉文化。

二、黑龙江省满族冰嬉文化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冰嬉文化等诸多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未能在现代化进程中作出革新,因而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面临危机。根据人口普查显示,黑龙江满族人口数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数占比超过50%,分布在省内各个地区。然而满族风俗文化、民族节日、传统服饰等却逐渐消失,甚至于通晓满语的人也寥寥无几。部分高校将满族传统体育运动引入校园,但效果并不显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冰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令人堪忧。

三、黑龙江省满族冰嬉文化保护与传承

冰嬉文化是满族重要民族文化,能够代表满族民族特色,传承冰嬉文化对于保护满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满族作为我国重要少数民族之一,满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有着重要意义。

现阶段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以冰雪旅游为主体,而传承满族冰嬉文化有利于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冰雪旅游产业,延长产业链,进而提升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

(一)黑龙江省满族冰嬉文化发展机遇

2022年将迎来北京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对于我国冰雪体育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对于带动冰雪旅游产业积极发展起到了推动性作用。北京冬奥会所带来的冰雪旅游热潮是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是推动黑龙江省进行冰雪旅游产业升级的绝佳时机。

黑龙江省拥有满族特色的冰嬉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抓住北京冬奥会这个契机,有利于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冰雪旅游产业,增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有助于满族冰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冰嬉文化与冰雪旅游完美融合,借助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发扬满族冰嬉文化,推动满族冰嬉文化满足人民的需求,将满族冰嬉文化进行保护传承。

(二)黑龙江省满族冰嬉文化在冰雪旅游中的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提出,要着力培育新型冰雪旅游产品,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延伸冰雪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核心竞争力。

黑龙江省是满族重要的聚居地区,满族特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加上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具有打造特色冰雪旅游的特殊优势。将冰嬉文化融入到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首先可以通过模拟场景体验,利用传统满族服饰还原清朝皇家冰嬉场景,带给游客特殊体验。此外,开发适合冰嬉的器具,增强冰嬉的娱乐性、创新性,满族传统冰嬉文化形式多样,开发多样化道具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掌握人们需求动态变化,积极对冰嬉文化形式进行创新性改变,增强黑龙江冰雪旅游的竞争力,同时保护与传承冰嬉文化。

(三)黑龙江省满族冰嬉文化的时代价值

满族冰嬉文化充分体现出满族民族特色,对于我们研究满族特色文化十分有价值。满族冰嬉运动曾代表冰雪运动的最高峰,对其传承与借鉴有助于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提供思路,同时借以北京冬奥会契机,加大对冰嬉文化的普及工作,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满族冰嬉文化,对其进行传承弘扬。这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黑龙江省是满族重要的聚居地之一,加之其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孕育出了具有满族民族特色的冰嬉文化。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满族传统民族文化濒危,所以满族传统冰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恰逢北京冬奥会契机,可以推动满族冰嬉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赋予我国冰雪运动更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软实力。此外,打造具有满族特色的冰嬉文化产业对于推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增强其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任海.中国古代体育[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253.

[2] 陆岚,陆雯.试析满族冰嬉运动的兴 起与发展 [ 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8):125.

[3] 唐云松,国梁.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八旗冰嬉的历史考证[J] .满语研究, 2007( 1) :111.

[4] 清朝文献通考[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5] 杨波.申奥成功背景下我国东北地区冰雪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7,39( 5) : 112-115.

[6] 徐永昌.中國古代体育[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7] 魏军.辽宁省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几个问题与对策[J]. 满族研究,2011(2).

【基金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212066。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满族黑龙江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羡慕等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铅笔长高了
黑龙江出版集团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