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视角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改革研究

2020-01-08 02:19辛世华
中国食品 2020年24期
关键词:食品行业工科食品

辛世华

工业革命使得技术与产业都有了对应的创新,使得传统工科无论是在教育模式或是教学内容上都面临着一定的考验。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以全面的能力更好地投入到日后的工作当中,本文将以新工科视角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革方面的研究,从其专业现状及社会要求入手,总结出新工科催生的专业建设内容以及对应的建设启发。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现状及社会需求

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科技发展推动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在2011年的德国汉诺威博览会上,“工业4.0”这一词汇被正式提出。食品工业目前正在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猛增,大量的高等轻工业、农业、经贸及复合类院校职工都已经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由于这一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要求就有着不同的层次及类别,将学生打造成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近年来,我国国民的人均收入不断上升,消费结构不断充足,为新工业提供了发展的环境,大量的用人单位急需一批能够完成产品开发、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员工,这也说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未来就业方面前景光明。

另外,社会发展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食品工业无时无刻不在发展,从业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专业知识方面一定要扎实,能够熟练地掌握并在实践应用相关的理论内容。其次,食品工业方面的工作往往较为复杂,需要多人合作,团队合作精神同样必不可少。最后,食品产业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爱岗敬业,吃苦耐劳。

二、专业课程与实验内容较为丰富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实验内容有很多,校方及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调配和安排教学内容。由表1可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的课程内容与实验内容较为丰富,在课时的安排上也较为充足,未来应当重视多向具体内容进行发散。

三、新工科催生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 1.新工业的多重需求。上世纪80年代末期,“未来工厂”这一概念被提出,其作为一个具有高集成度的大型知识库,能够为每一名供应商及客户提供对应的商品及生产服务。虽然此设想目前尚未实现,但是工业的发展正在不断向着此方向发展,眼下正是新一次工业革命的起点。而在工业革命的过程当中,创新性劳动人员自然是核心资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的变革正是伴随着工业革命所兴起的,因此,未来注定要适应新工业的多元化、优质化、功能化需求。具体的学科内部关系详见图1。

2.新时期食品行业的特殊需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能够为食品行业输出大量的人才,当前食品行业的特殊要求也对该专业提出了大量的特殊要求。首先,大量的食品需求使得食品加工业向着跨行业方向发展,但是副食品的加工利用率当前依旧较低,其附加值的限制更是使得农产品向食品转变的效率不断下降,从而导致原料的利用率及食品的产出率不高,需要通过控制源头污染来降低食品行业的废物排放量。其次,尽管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但却不可忽视质量与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要始终坚信质量依旧是硬道理,并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与伦理道德相关的内容,以期规范学生的日后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3.专业教学方式变革。在信息化及工业化的浪潮中,传统教学模式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当中的弊病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其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市场的需求之间出现了大量的不匹配情况。大量的学生在经过四年学习后对自身的就业方向仍然不够明确,导致就业并非双向选择的情况出现,由学生的主动结业变成了被动就业。而学生的被动就业情况导致企业的培训压力有所增加,需要对学生进行大量的二次教育,不仅对教育资源是一种浪费,对企业的发展也非常不利。为此,在了解行业需求及工业化需求后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变革。目前大量先进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窮,教学环境与教学系统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更新,教学的主阵地已经不再是讲台,而教师的教学形式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言传身教当中。与之相反,学生则应当站在课堂的主体位置,教师为其提供对应的资源及技能训练以满足其成长需要。

四、新工科对食品科学工程专业建设的启发

1.转变教学观念。2016年至今,我国已经有25个省份的176所高校撤销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原因就是教学质量不符合标准,学生的就业质量较差。为了保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校方应当结合专业特点努力与外界基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科研带动学习的方式来帮助引导就业。对于学生而言,实验教学能够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例如目前大量学校使用的3+1教学模式就十分值得借鉴,学生完成三年的在校学习后能够有一年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习,校方则由此完成了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实验教学基地建设。

2.遵循课程设置规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当前的学科体系较为完善,但依旧需要解决其中存在的课堂问题。作为工程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科内容较少,需要借助当前新工科背景的帮助来完成工程类知识的填充,并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作为目标,不断提升工科特色。在学科交叉方面,应当重视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品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选修环节应当尽可能地简化理论讲解方面的内容,将实践内容贯穿到整体的课程体系当中。我国的食品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食品安全及食品生产环境正是其发展过程当中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风险存在于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即使食品行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完善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中滋生出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现象也涉及到了时间伦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对伦理教育相关的内容进行强化,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3.坚持开放协同。(1)教学与生产的协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集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为一体,课程内容当中要包含行业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方面的内容,从设备、人员、生产过程等方面的内容入手完成规范操作。(2)师资力量的协同。保证教师队伍的优良品质,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引进高水平教务人员以及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来提升教学水平。(3)平台建设的协同。建设以产业链为基础的育人平台,依托政府为主导的区间协同模式,由校方对区域资源进行整合,既可以选择本地区具有产业特色的代表企业进行合作,也可以选择发展中的企业进行合作。

新的工业体系日渐成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需要肩负提升食品行业人均专业素质、保证食品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任。不过,新工科视角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改革是一项繁重的任务,需要不断摸索前进。

猜你喜欢
食品行业工科食品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自动化供粉系统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研究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